阿笙的生活,无聊,堕落·····乐队解散了,成天泡吧喝酒,交往已久的女友也终于忍受不住,提出了分手。这时影片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女友说分手的同时镜头衔接着电视里犯人被警察逼到悬崖的画面,警察对犯人说:“无论走哪条路,都是前途渺茫的!”。这也代表了阿笙的心里活动吧,自我颓废,自我厌弃,麻木疯狂地享受着堕落的欢愉·····
有一天醒来父亲突然出现,说有一个未曾提起的姑姑在三天前死去了,叫他帮忙收收已故姑姑的房间,在河边的破烂小屋里,阿笙才渐渐开始了解父亲口中的姑姑,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生。
阿笙的姑姑,松子,打小就没体会过多少父爱,因为家里有个体弱多病的妹妹夺走了父亲所有的关注。
一直被忽视的松子形成了敏感脆弱的讨好型人格,她开始扮鬼脸来逗父亲笑,努力卑微地博得父亲的关注,“总是设法让父亲回过头来看我”,“希望父亲喜欢我”,“上父亲想让我上的学校,选择父亲想让我做的职业,努力成为他心目中的女儿·····”但即使这样,给松子拍照时,父亲仍然在意的只有妹妹。
随着松子逐渐长大,毕业,成为父亲希望的老师,父亲的态度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发的冷漠,甚至因为松子和妹妹分享了自己谈恋爱的事情,而怒斥了松子一顿。
这期间松子的一个学生偷钱加上松子想尽快息事宁人,愚蠢的一系列操作,导致她被学校辞退,回到家收拾了自己的行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离家的松子和贫瘠且自视清高的作家同居过,松子对他倾尽了一切的爱与热情,然而作家并不领情。她还当过作家竞争对手的小三,松子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然而竞争对手只是把她当作一个竞争品。
被迫杀人后万念俱灰的她想自杀,却遇见了一个善良的理发师,松子和他开始了平静温馨的日子。在松子事情败露被抓入狱时,想着的是理发师等待着自己回来,然而努力表现减刑,出狱归来后,却发现理发师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命中最后一个男人是松子以前的学生,松子仍然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和他一起闯荡黑社会,可惜后来他被抓入狱,出狱后仓皇地离开了松子的世界···
影片风格
导演之前从事的是广告业,猜想因为这个原因,电影参考了广告里绚烂,高饱和的色彩和浮夸戏剧式的人物演绎。整部电影,充满着大量欢快如百老汇般的表演来承接这部内核悲哀的故事。
这部电影展现的人物非常精彩且多面化,甚至会让观众产生共鸣,譬如严肃正经的父亲,在我们每个人的孩童时代,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害怕但又想和父亲更亲近,讨好般地遵从父亲的意愿,人生的很多决定都由父亲做了主。
电影内核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对主角的分歧非常大,有人非常讨厌女主,认为一切结果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有人认为是因为女主的原生家庭问题造成了她后面的悲剧。
女主的父亲无可厚非是有较大责任的,父亲的冷漠导致了松子自小以来非常缺爱,所以后来就算明知道交往的人是人渣,也会对自己说:“再怎么样也比孤苦伶仃好,只要有人陪伴,下地狱也很快乐”。
但是经历了这么多次磨难与被抛弃,松子都努力坚强地重新站了起来,说明松子骨子里其实是有一股对生活的热情和面对曲折的反叛精神。
看这部剧时,我讨厌她的懦弱,讨厌她没有男人就活不下去,但随着电影最后,所有角色与松子进行大合唱时,我想我明白了,松子,就是万千人中的我们,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来到这个世上,经历各种苦难,却努力地寻找活下去的方法。
随着最后的松子踏上天堂的阶梯,万千鲜花为她盛开,正如平凡却努力活下去的我们,都是值得被赞美,努力活着的道路上必是开满鲜花,前方永远有着在几乎绝望时会看到的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