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26日,时年68岁的新西兰摩托车手——伯特·孟若(Burt Munro)骑着一辆老式印第安摩托,以295公里/小时的速度,创下了1000CC摩托车陆地最高时速。
影片于2005年10月在伯特·孟若的故乡新西兰首映,并获得了当年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提名,以及新西兰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剧本”三项大奖,含金量十足。
16年过去了,当前该片依旧保持着豆瓣8.9分、好于96%传记剧情片的优秀成绩,是一部经过时光沉淀的好电影,很是值得一看。
电影中,霍普金斯极尽还原了伯特·孟若的形象举止,甚至一度超越了原型人物,将本就蔚为传奇的故事演绎得更加传神,并且毫无表演痕迹,演技炸裂。
故事开始于1899年,乍暖还寒的3月,伯特·孟若降生于新西兰南部沿海城市——因弗卡吉尔的一座小镇。
伯特自幼体弱多病,甚至还被医生下达过病危通知书。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孱弱的男孩,竟会是后来9次刷新世界纪录的传奇摩托车手。
1915年,16岁的伯特第一次接触到摩托车,就被眼前那台“钢铁猛兽”深深吸引。那一刻,他仿佛找到了毕生为之努力的方向。
5年后,21岁的伯特买下了陪伴他一生的好伙伴——一辆印第安侦察摩托车(Indian Motorcycles)。
伯特驾驶着心爱的摩托车,往返于当地举办的大小竞速赛事中。凭借着出色的驾驶技巧,渐渐在小镇跑出了名气。
往后的几十年里,他一门心思研究摩托车。在外人眼中,他是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怪老头。然而同钢铁与引擎“交流”的乐趣,却让他乐在其中,难以自拔。
这些年来,伯特一直在对那辆印第安摩托做着大大小小的改装。这辆车见证了他的青春与荣耀,与其说是机器,不如说是老友。
时光荏苒,曾经那个追风少年,如今已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唯一不曾老去的,依旧是那份对于速度的渴望与追求,即便代价是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为了这个梦想,伯特准备了大半辈子。68岁那年,他变卖掉为数不多的家产,毅然踏上了前往盐城湖的追梦之旅。
这一路上艰辛无比,好在伯特凭借着自己的淳朴和坦诚,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对他伸出援手的路人,艰苦的旅程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伯特总算抵达了目的地。驻足在开阔的赛道上,伯特极目远眺,百感交集。他的梦想很简单——“干件大事”。
一时之间,68岁的伯特成了巴纳维亚竞速赛场上最励志的存在,收获了数不胜数的祝福和鼓励,坚定了他突破极限的决心。
然而,因老旧的印第安摩托不符合安全标准,主办方取消了他的参赛资格。好在一位摩友出手相助,重新为伯特争取了参赛机会。
1967年8月26日——人类摩托车竞速史上的新纪录诞生日,一个值得被赛车界铭记的日子。
那一天,68岁高龄的伯特·孟若力挫群雄、蟾宫折桂,以295.453公里/小时的陆地最快纪录,创造了1000CC以下改造型机车组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在电影故事中,罗杰·唐纳森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饱满的传奇缔造者形象。然而和电影相比,伯特·孟若的真实事迹反而更为传奇。
也许正因如此,在了解人物原型轶事后再看这部电影,才会自始至终都被震撼到。或许,这就是影像结合现实的力量所在吧。
《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这部影片,既打破了人们常说的“人物传记十拍九烂”之魔咒,又秉承了“体育电影无烂片”的精髓。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完成度高,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