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幸福账单》这个节目,我也没怎么看过,但是最近看到新闻,讲朱迅即将转型的幕后,对主持多年这个节目有着依依不舍之情,还泪洒节目现场。
我想起她的很多往事,真心觉得她是一个热爱主持的人。一直觉得她长得很有特点,笑着说话的样子,会把你的心萌化。
人们常说相由心生,我觉得朱迅和别的女主持人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她主持的时候,表情特别生动,还带着那种很能吸引人注意力的气场。
她那种国际范的气质由内向外,形成了如此独一无二的朱迅。
王志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看起来一脸严肃,而且王志的五官看起来整体都比朱迅大一号,这两个人从外形上完全看不出来像一家人。
可朱迅自己越看越觉得,王志长得好。她说:“北京话形容就是长得特爷们,还有几分文气,带柔,还有一对大酒窝。”
两个人第一次见到对方,都是在彼此主持的节目里。
朱迅的爸爸年轻的时候是新华社的资深记者,后来还在新闻学院当博导,看非典时期,王志和钟南山的对话,朱迅的爸爸连声夸奖说:“这真是一个好记者。”还顺便给朱迅布置了一个任务:“改天,你请你们这个同事来我们新闻学院讲个课呗。”
两人第一次相遇,是在一个抗击非典的特别节目上,来不及多聊,彼此交换了电话,就匆匆告别了。
后来王志主动给朱迅打电话,夸奖她的正大综艺外景拍摄很赞。
而真正让两个人心贴得很近,是朱迅爸爸患癌,因王志和医院熟,在朱迅求助后,王志自觉承担起了照顾并陪伴朱迅爸爸的重任。
为了更好与医生交流病情,王志称朱迅爸爸为爸爸,这份亲近,不言而喻。
如果不是爱,如果不是命中注定,谁会以这样的方式承担起女婿的责任?
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这段感情,一开始就注定,会是段患难与共的感情。
2
朱迅第一次人生清零,是在17岁那年。
她在读高中时,曾有机会被电影导演田壮壮选中,出演电影《摇滚青年》里颇有个性的小小,一时间成了颇有名气的“明星”。
和两个姐姐不同,朱迅凭借舞台经验和拍电影的经历,此时报考电影学院是非常有优势的。
这就等于选择是把自己此前的积累全部清零,在异国他乡,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都说人生要学会吃苦,谁会知道尽是这般苦?此时的朱迅从国内光鲜亮丽的明星,变成一个在异国他乡,靠着打扫厕所赚取生活费的穷留学生。
每天蹲在地上,把马桶刷得锃亮的她,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有次一个穿和服的女士,进卫生间的时候差点滑倒。朱迅一个箭步冲上去扶住她,让这位女士免于摔跤。
骄傲的朱迅,顿时感觉到尊严扫地,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哭着把那个饭团扔进了垃圾桶。
渐渐地,过了语言关的朱迅,开始有了一些更好的打工机会。
随着打工的收入越来越高,朱迅投入学业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学业也越来越好。
就这样,十七岁到二十七岁这十年间,朱迅把自己的人生清零后,又用勤奋写满每一步,把自己浸泡在国际文化交流的环境下,朱迅有了真正的国际范,也终于让自己在异国他乡有了立足之地。
如果说唯一的遗憾,那就是她是少了一段校园恋情。毕竟曾被生活压力紧紧追赶的她,根本没工夫谈恋爱。
3
让朱迅下定决心,人生第二次清零的原因,依然是难舍的亲情。
此时即将要三十岁的朱迅,接到国内爸爸电话,知道妈妈生病的消息后,马上赶回国内探望。
这些年,忙于事业奋斗和家人聚少离多的她,第一次感到了生病时,父母亲的衰老和无助。
朱迅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这个时候父母更需要自己,难道自己不该放弃些什么吗?朱迅想到回国来发展。
正巧正大综艺开始招聘节目主持人,朱迅开始准备应聘。
4
在肿瘤医院,很多癌症病友彼此相互鼓励,他们把得过癌症的生命成为归零后的新生。
朱迅自己称,这次再度清零,面对崭新的人生。
回想起朱迅走过的路,很让人感动每次她在很无助的时候,丈夫王志都会握着她的手对她说:“别怕,我在。”
这四个字,藏着这个世界最温暖的深情。
这个世界,就算人生一次次清零,一次次重来又怎样?
有的人,注定会被如此深情爱着。
生命里点点滴滴的美好与希望,会铸成坚硬的铠甲,抵挡住现实里所有的寒意与冷酷。
而朱迅,用自己的善良与勇敢,配得起这个世界上,最深情的爱。
每次看到朱迅,我就会想起海子那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离开《幸福账单》的她,早已活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祝福朱迅一家。
@本文作者妮妮: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