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剧,播出至今,没有宣传,没有热搜,却愣是被一帮“自来水”给生推出了圈。
《觉醒年代》
这部剧最近有多火?
来看数据---
2月1日开始在央视首播,随后连续三天拿下同时段收视冠军。
在两大视频网站上的播放热度,也是一骑绝尘。
豆瓣评分目前8.8(目测还有上升趋势),小组讨论排名前三的话题是---催更。
这种前所未有的待遇,在历来不讨喜的主旋律剧中,不能说空前绝后,起码也是难得一见。
作为一部浑身上下都透着“傲娇”的正剧,《觉醒年代》究竟有哪些让观众乐此不疲的看点?
先来看剧情。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如火如荼阶段,趁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之际,日本政府胁迫民国总统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由此,日本不仅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还同时拥有了多条铁路建筑权。
内忧外患的中国,再次陷入一片风雨飘摇。
消息传出来后,袁世凯毫无底线的卖国行为彻底激怒了民众。
一时间,工人罢工、学生游行、老百姓编段子谩骂嘲讽,举国上下都是一派轰轰烈烈的倒袁之势。
与此同时,以李大钊(张桐)、张丰载为代表的一帮留洋知识分子,也在日本发起了一场“关于如何救国”的辩论。
主张民主共和的李大钊认为:国难当头,大家理应立即回国,齐心协力把袁世凯拉下马。
拥护君主立宪的张丰载则不以为然:“倒袁?就凭你们?能不跟国家捣乱就不错了”。
一盆冷水,差点让双方冲突一触即发。
关键时候,隐藏于人群中的“干饭人”陈独秀(于和伟)适时替他们解了围。
在冷眼旁观了这帮知识分子的口水战之后,陈独秀跟李大钊讨论了两个问题。
一、爱国要有立场。
二、寻找出路。
李大钊的观点:爱国不是效忠某个人,不能把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如果爱国没有立场,大家现在也没必要去打倒袁世凯。
至于出路,并不等于老路。
何为老路?
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政权更迭循环往复,就是老路。
何为新路?
不知道,正在找。
一个知识分子的热血和激进,因这番慷慨激昂的宣讲,一目了然。
跟李大钊会面后不久,陈独秀就回到上海并创立了《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
随着《新青年》的发展、壮大,一群忧国忧民的饱学之士,也因此契机应运而出。
这群怀揣理想、性格各异的知识分子群像,是这部剧的第二个看点。
陈独秀第一次出场的时候,衣着邋遢,蓬头垢面。
以至后续被人认出来过后,话还没说上两句,手中的饭盒就被人不耐烦地踢飞。
毕竟,“看脸”一直是全人类自古以来的传承。
但陈独秀本人是一贯如此吗?
当然不是,颠沛流离的他彼时只是太郁闷,太忙了。
忙啥?
忙着写文章,忙着骂人。
事实上,北大时期的陈独秀绝大多时候都还是谦谦君子一般的存在。
说到这里,必须得提下陈独秀的扮演者于和伟。
从《中国1921》到《建国大业》再到《觉醒年代》,于和伟已经是第三次在影视剧中扮演陈独秀。
作为全剧核心,《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一直在不修边幅的“愤青”、“冷漠不近人情”的严父、温文尔雅的北大教授、深情款款的丈夫之间无缝切换。
举手投足间,既有普通人的“毛病”和小情绪,也有一个革命先驱者的前瞻性和浪漫主义。
反观于和伟对这个人物方方面面的诠释和拿捏,只能说,的确对得住实力派三个字。
然后是李大钊。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觉醒年代》对李大钊的刻画同样精彩纷呈但又接地气。
校园演讲的时候,他是慷慨激昂的引领者。
“中国危在旦夕了,我们该怎么办?”
见到神交已久的陈独秀,秒变一脸星星眼的小迷弟。
俩人东京会面那次,迷茫、苦闷的陈独秀跟李大钊探讨完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后,问李大钊:你愿意跟我一起找(出路)吗?
李大钊毫不犹豫:我愿意。
面对比自己年长6岁的妻子,一句“姐,憨坨回来了”,又把一个铁血硬汉的柔肠百结展示得淋漓尽致。
没有这一幕,外人怕是很难想象,一贯崇尚“不自由毋宁死”的李大钊,私下还有这么委屈娇羞的时候。
李大钊的扮演者叫李桐,他此前最为人熟知的角色是《亮剑》中的魏和尚。
虽然作品不多,在剧中同样挑大梁的李桐也没让人失望,把李大钊的热血、内敛、慈祥、温柔等每个部分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你看,演啥是啥,不违和,不出戏,就是一名好演员的魅力。
还有胡适(朱贺日尧)。
这个人大家都很熟,后世对他的评价争议也很多,但身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北大时期的胡适确实是非常有魅力的。
在前辈面前永远不卑不亢,彬彬有礼。
对待前呼后拥的迷妹粉丝,始终温文尔雅、有求必应。
遇上同行刁难,或平心静气礼让,或点到为止反击。
奉母命娶进门的娃娃亲,婚后也能做到对对方相敬如宾。
难怪追完这部剧,有为数不少的观众都在感叹:没想到胡适在生活中竟然是个挺有趣的阳光男孩。
只客观展现,不回避、不站队、不评判,是《觉醒年代》的第三个看点。
大凡是追过剧的观众,估计都被剧中寓意深刻的表现手法或多或少给惊艳到过。
随便举例。
毛泽东出场那段。
倾盆大雨中,有人卖儿卖女,有人雨中捡食,有人大口吃肉,有人冒雨狂奔(毛泽东),再加上鱼缸中自由自在的金鱼、以及被拽着前行的黄牛。
一副“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悲壮场景,就这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这幕极其震撼的对比,把弹幕都看激动了。
相比之下,鲁迅出场的画面大家就更熟悉。
灰墙黑瓦的北京菜市口街头。
无辜被杀头的青年学生,胡说八道的刽子手,冷漠的吃瓜群众,拿着馒头蠢蠢欲动的讨“药”人,若无其事讨论刽子手刀法的路人...。
鲁迅在小说《药》中力透纸背的场景,剧情仅仅用了两分钟,就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绝了。
至于其他,诸如“蔡元培三顾茅庐”、“井底之蛙”、“打死不向右的蚂蚁”等各种隐喻,在剧中更是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这种以物喻人的表现形式,既高级又走心。
只能感叹,主创团队确实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质感。
众所周知,主旋律剧之所以不“耐看”,一是因为剧情普遍中规中矩,很难吸引人。
二是这类剧的画面色彩,要么单调、要么枯燥、要么沉重,有意无意总会给人造成种看纪录片的错觉。
所以,没有一定的兴趣和耐心,要从头至尾把一部正剧追完,真的需要毅力。
在这个方面,《觉醒年代》又赢在了起跑线。
剧情开篇。
袁世凯总统府,黄昏、残阳、中西合璧的摆设、明晃晃的灯光,处处都暗示着袁的帝王梦即将玩完。
陈独秀跟钱玄同、刘半农陶然亭相会那一段。
大雪纷飞,红梅怒放,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的三个人在陶然亭中相遇。
相互鞠躬致意、问候寒暄,再加上钱玄同特意安排的琴声、美酒。
“更待菊黄家酿酒,与君一醉一陶然”的意境,瞬间就出来了。
这堪比电影质感的场景和画面,让很多观众忍不住再次连呼“服气”!
综上,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觉醒年代》就真的没有bug吗?
有。
它目前唯一的槽点依然是:要连续断更10天...(看吧,央妈就是这么任性)。
且看且珍惜吧,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