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好莱坞科幻大片《沙丘》正式在中国上映,但这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并不算好。上映首日票房没有破亿,而且这个排片数量并不少了,可是票房上没有战胜已经上映大半个月的《长津湖》。
最关键的是,哪怕是《沙丘》和科幻粉丝在电影上映之前,都纷纷不看好这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而且我们在这部电影的任何网络讨论下面,什么科技那么发达还用刀砍太假了,什么“太空歌剧”就是披着科幻皮的西方历史文化片等等。
特别是现在提到这些西方经典科幻,刘慈欣的《三体》更是经常被提及的作品。
如果要我个人评价的话:刘慈欣的《三体》单论软硬科幻地结合,其实是比《沙丘》《基地》要更好看的。原因则是这三本书压根不是在一个时代,刘慈欣是站在《沙丘》《基地》,阿西莫夫、克拉克等西方科幻作家的肩膀上的。
这个倒不是伯光君端水,而是事实如此。评价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应该站在他们所处在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绝不能以今天的目前去评价。
《沙丘》和《基地》为什么伟大?我们看《星球大战》就知道了
阿西莫夫的《基地》和《沙丘》在西方科幻界,甚至全世界科幻界的影响是很大的,关于它们到底好在哪里,之前美剧《基地》开播,再到《沙丘》上映前后我个人已经写过很多稿子分析了。
《基地》和《沙丘》是诞生了大半个世纪过后(《基地》1951年,《沙丘》1965年)才开始有顶级投资拍摄的影视剧集,原因是原著太难拍了。中国观众对于它们的认知度是很低的,还不如受到它们深刻影响的《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系列对于全世界的科幻流行文化影响也是巨大的,但它与《基地》《沙丘》在中国都谈不上多么的火爆。《星球大战》的伟大与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沙丘》和《基地》在中国的遭遇的一个缩影。
记住这个前提: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首部电影诞生时间是1977年。
《星球大战》对于全世界科幻文化的影响,基本就是《沙丘》和《基地》对于全世界科幻文化的影响,甚至后者比前者的影响要大得多。
我们今天看《星球大战》《沙丘》《基地》的基础世界观设定,科学技术的设定根本就经不起推敲,离“科幻”还有一定距离,这三部作品都是非常经典的“太空歌剧”,但上面说过,评价任何作品都不能脱离时代。
在西方《星球大战新希望》上映的时候正好是70后一代的童年,《基地》《沙丘》就是上一代,自然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印象,现在他们这一代人长大成人,成为社会中流,自然《星球大战》也就成了一代经典。
而《星球大战》诞生时期是“冷战”高潮阶段拍摄的美国电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虽然并没有刻意表现,但你看反派西斯武士的光剑全都是红色的,正派绝地武士一水儿的蓝绿色,这种颜色对立一直到《红警》都很明显。
然后是再到都不是秘密的二战“德国法西斯”的帝国设定,帝国的飞船和叛军的X翼钛战机,一眼就知道那边是好人。直到90年代末拍《星战前传》三部曲的时候,才开始模糊这种对立,时代氛围也变了。
具体到《基地》和《沙丘》两部作品上来,他们诞生的背景是二战刚结束,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一二次工业革命,一二战后第迎来第三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西方是世界最强一级(唯一能竞争的是“苏联”)。
当时是科学又一次大爆炸的巅峰,西方文明发展的又一波巅峰。
实际上,这两本书都有着强烈的以当时科学知识为架构,辅以西方历史、文明文化内核的那一套,阿西莫夫自己都承认是《基地》是“罗马帝国衰亡史”,而《沙丘》是西方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王子复仇记”。
内核基本就是这套东西,再夹杂西方流行文化作品里常见的血统论,宗教文化等等。
这些科幻作品的强大与影响力,也和当时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和影响力一样。西方文明文化包裹着科学技术传播到全世界,直到今天全世界各行各业都深刻受到这种“科学技术结合文明文化”的影响。
这个都不止是科幻文化了,流行文化和各行各业可以说都是一样的。
我们再回到《星球大战》上,同样都是70后,欧美观众有童年回忆的美好滤镜,而中国的70后很难有这种感动,如果给00后看呢?抱歉《星球大战》未必比《奥特曼》更有吸引力,因为《奥特曼》是80后,90后的童年啊。
最后,《星球大战》现在其实并没有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那么不堪了,作为一个IP,一个宇宙,它是有大量的衍生作品的,只不过由于语言的隔阂,中国人很难去更多的了解,所以《星球大战》对中国人来说是设定稀奇古怪的电影。
最后就是狗尾续貂的几部续集电影,再到感觉全世界都深受影响的衍生流行文化而已。
这个《基地》《沙丘》由于之前没有成功的影视流行文化作品,所以在流行文化衍生作品上面大家并不是太过熟悉,比如大家看到光剑都知道是《星球大战》,它更多的是在西方强势文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文学,文化影响等层面。
《沙丘》和《基地》被《三体》吊打了?刘慈欣很伟大、但不是神
一开始说过,如果单纯从硬科幻,软科幻,再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去衡量。《三体》肯定比《基地》《沙丘》好看,因为刘慈欣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同时避免了前辈的一些缺点。
《三体》为什么不逊色《基地》《沙丘》?刘慈欣为什么又是中国科幻第一人呢?
我个人觉得如果从时代背景出发,刘慈欣是2000年前后这半个世纪中国最独特的一个作家,港台把时间往前推就是金庸古龙这种学习西方现代思想哲学,嫁接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文学(金庸学的大仲马,古龙学的侦探小说),再往前往还有一个《蜀山剑侠传》的还珠楼主也是一样。
比刘慈欣稍早80年代内地的莫言,阎连科,陈忠实等等作家,要么学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要么学的就是现实主义。最终形成了中国严肃文学,或者说伤痕文学的高峰,莫言还拿了一个诺贝尔奖。
刘慈欣学的嘛——
他自己都说学的就是克拉克等早他30年的西方科幻作家,可能是得益于理工科的背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文化内核的表达上面,和那个时代“伤痕文学”为主流的文学圈,放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因为80,90年代中国内地文学是“伤痕文学”的高峰,到处都在反思。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又红又专”,比如《地球大炮》《中国2185》,后面的《球状闪电》从内核上来讲也是一部又红又专的作品。
《三体》的视角不但超越了中国达到整个人类的角度,还是一本非常彻底的人类政治,人文和科学知识相关的小说。而且还是集人性,政治寓言,历史文化结合的集大成者,不是传统小说只写某一部分人的人性和政治带来的故事。
这个系列是将整个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还上升到通过外星人实现了不同的极端化人性、政治、环境的各种社会模式,在这些不同的人、社会、文明之间的碰撞,而带来了一个宏大的“冲突”。
《三体》的故事情节是各种“冲突”,各种“对立的冲突”。三体人和地球人之间的冲突;隐藏的质子和完全被监视的地球之间的冲突;面壁者在隐藏目标和表现行为之间的冲突等等等等……
这才是《三体》真正伟大的原因,哪怕看了《基地》《沙丘》等等西方经典科幻,再看《三体》也依然觉得震撼的原因。《三体》和刘慈欣的作品并不只是一些科幻作品,而是以中国(以及世界)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人文社会,最终用科幻文学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
如果从科幻文化学习继承这个角度上讲,我个人觉得刘慈欣像是克拉克(以西方文化为底的硬科幻),《基地》《沙丘》(以西方历史文化为载体的软科幻)的一个结合体,不能说超越就像金庸借西方戏剧写融会贯通的武侠小说一样。
金庸的武侠文化对于中国通俗文化的影响,明显是不输托尔金《魔戒》对西方奇幻文化的影响的,他们无论是作品还是作家在东西方的地位都相似,没有高下之分。中国读者肯定看金庸武侠津津有味,却未必读得进去《魔戒》。
《三体》和刘慈欣与《基地》和《沙丘》等西方科幻就是相同的道理。
尾声
最后,《基地》和《沙丘》从今天看确实有历史局限性了。不过,中国观众再不喜欢,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西方同类作品太多,《基地》《沙丘》这种长篇巨著,还有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星船伞兵》《银河系公民》《银翼杀手》等等。
这种对于全世界科幻文化影响深远,甚至是开创了一个流派的科幻作家。
中国科幻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三体》不够强,刘慈欣不够伟大。相反刘慈欣非常的伟大,我相信任何资深科幻迷不会觉得刘慈欣逊色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等西方科幻宗师,就像《三体》和《沙丘》《基地》的比较一样。
问题是,我们只有一个刘慈欣,一个世界顶尖水平的长篇科幻巨著《三体》。其它中国科幻作家不是不行是真的差了些。刘慈欣毕竟不是神,一个以业余时间进行创作的科幻作家,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一以贯之地发展自己青年时代的浪漫幻想与深沉哲思,并实现对其积累创作要素的自由组合,一次又一次嬗变出更加瑰丽的想象。
中国观众都希望刘慈欣能写出下一个《三体》系列,但也明知道不太可能。
所以,我们现在最希望的是中国科幻全面开花,能够出现下一个刘慈欣。那种学习,借鉴,最终融合对中国科幻开宗立派的科幻大家,如同下一个中国科幻长篇《三体》一样,再然后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科幻剧和流行文化的发展。
这样中国科幻文化一如背后到时中国流行文化一样,才会彻底崛起输出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