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粉丝安利了《鹤唳华亭》,这部豆瓣2万人打分7.5的年度大剧,我刚看了几集,在此想和大家聊一个话题:为何严厉的父亲总是和孩子关系不好?
1、父母弱势
《鹤唳华亭》开篇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情节,
一个是太子萧定权在佛寺中想到自己母亲死时,自己手上滴血走在雪地上的情景,另一个是太子穿着单薄的衣服跪在雪地上的情景
。
透过这两个情节,咱们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颇为僵硬。
太子的老师吏部尚书卢世瑜向皇帝萧睿鉴上奏,请求为太子加冠成年礼时,皇帝却让其先下去,此处可见皇帝严厉的同时,也让人隐约觉得皇帝是否对太子太严厉了?
太子和皇帝的关系,像极了那些父亲严厉的家庭里,子女和父亲闹情绪的样子。
只是身处皇室,这情绪闹得不好,不仅可能给自身带来很重的责骂,还会被自己兄弟趁机拉下马。
【截图】
皇帝是一国之君,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两人又身为父子,本应是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美好世界的局面,但为何却会父子反目呢?
如果放眼历史,又不难发现,李世民和李渊、武则天和李贤、康熙和胤礽之间,也出现了这样的局面,难道当皇帝、当太子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困难吗?
其实,古代当皇帝和太子都挺难的,皇帝越是有本事,他就越希望能流芳青史,完事后,自己有作为了,总不能自己继承人就没啥本事吧?
于是乎,为了能够把一个平均寿命在40左右的事业,打造成家族基业,延续千代万代,皇帝就必须对孩子严格要求。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过得好,怎么做呢
?
很简单,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孩子做一个规划:
一、让最有学问的老师教育他;
二、把自己以前渴望做的,又没有做好的部分,提前给他铺好路,让他能够一帆风顺;
三、给他培养一批小伙伴,他没法处理的事情,可以有人帮衬去做
。
【截图】
这样一套下来,效果肯定是有的,毕竟有这么多资源在,稍微认真一点,也可以受益匪浅。
但是呢,等皇帝做好这一切后,他却发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好了,甚至于孩子貌似和自己还隐隐约约有疏远的意思了,这又是为何呢?
2、君权弱势
雍正皇帝登基后,刻了一块“为君难”的玉玺(现存故宫),“为君难”出自《论语·子路》:“
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
为君难,为太子也不简单。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三纲”中有这样的观点: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
意思很简单,君臣之间有尊卑关系,父子之间也有。
而皇家的关系,更加冰冷,皇帝和太子之间虽然是最亲密的关系,但同样也是最残酷的竞争者,毕竟,太子要登基,就必须先皇下台,在那个帝位可以终生制的年代里,真没几个愿意放弃皇位,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君主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随着皇帝年龄越大,矛盾越尖锐,双方的发展方向会走向“
君权弱势
”的阶段。
[截图】
君权弱势,一方面便源自于父母严厉教育下,双方亲情淡漠下,太子对于:
我要继承皇位,我要自己掌控人生等等观念的自我强化
。
而这种观念强化的资本恰恰来自皇帝给出的第二项资源,也就是班底。
太子登基,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如果先皇年迈,大臣们往往会提前做出站位的选择,这些选择便会决定太子和皇子们谁能在竞争中笑到最后。
君王和太子之间,态度越严厉,越容易让其他皇子认为自己有机会,很多时候皇帝为了锻炼继承人,还会放任这种局面发展……
太子从各种苦难中走出来,却并不是谁都能理解皇帝的用心,或者接受这种方式。
由此,剧中的皇帝和太子,在开始的剧情里竟会隐约出现对立的情节。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