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它是新世纪的《饮食男女》,有人说它是台湾版的《海街日记》。
什么电影来头这么大?
它就是叫好又叫座的《孤味》。
这部电影是2020年第一部票房破亿的台湾本土电影,同时也是全年票房最高的本土电影。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部家庭片来说,实属难得。
收获高票房的同时,这部电影也收获了高口碑。
开分以来,豆瓣始终保持着8.0的高分。
去年金马奖上,《孤味》收获了6项提名,片中饰演母亲一角的陈淑芳,更是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金马影后。
这部电影,可以说贡献了一出精彩的女性群像。
片中刻画了一个家庭中,性格迥异的三代女性。
老母亲林秀英,是台湾早期传统女性的代表,吃苦耐劳。
年轻时多情的丈夫出轨,抛妻弃子。但林秀英也靠着自己的双手,摆摊卖虾卷把三个女儿拉扯大,并一路做到了大餐厅的规模。
大女儿陈宛青,性格倔强,天性浪漫,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生态度,像极了她那出轨的父亲。
二女儿陈宛瑜,则更像母亲。生性要强,从小品学兼优,长大后在台北做整形科医师。外在光鲜亮丽,但面对自己的女儿,她和母亲林秀英一样强势,一心想送孩子到美国读书,不曾聆听孩子的真正想法。
三女儿陈宛佳,与母亲一起生活,一起打理餐厅大小事。家人为了保护这个幺女,隐瞒了家庭中的许多纠葛。她时常瞒着家人和父亲连络,并对妈妈林秀英始终怀抱着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不满。
小澄是二女儿陈宛瑜的独生女,童言无忌的她,成了家族中两代母女的沟通桥梁。许多时候,恰恰是她天真无邪的问题,给了大人们敞开心扉沟通的机会。
父亲缺失,但母女们彼此依靠,日子也过得不错。
直到母亲70岁寿宴当天,噩耗传来,二十几年未见的丈夫去世了。
母亲的生日变成了父亲的忌日,表面平静的生活,一下子有了波澜。陈年的往事,也似暗潮般涌动而来。
这个家庭中缺失的父亲,站在外人的角度上看,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渣男。
年轻时在外面做生意赔了钱,母亲林秀英替他还债,结果换来的是一封离婚协议书。
而父亲离婚的原因竟是,母亲对他太好,以至于全台南都知道他对不起林家,这让他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家里穷得叮当响时,父亲还在外面偷吃。
林秀英带着女儿去旅馆捉奸,父亲直接跳窗逃跑。
更可笑的是,父亲开房的钱,最终还要林秀英来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即便是死了,也不让人省心。
就在林秀英准备为这位有名无实的丈夫筹办丧礼的时,陪伴丈夫度过晚年的女人蔡阿姨,也闯入了她的生活。埋藏在心中的种种怨怼,随之而来。
不过,影片并没有把这组人物关系处理成“大老婆撕小三”的狗血情节,而是把笔墨放在了家庭的连结,自我的和解之上。
这两个女人的“对决”,导演通过了父亲的葬礼来呈现。
父亲的小三蔡阿姨信奉佛教,于是在父亲的葬礼上,她请人来为父亲诵经超度。
母亲见到这个场面,立马打电话找来了道教师父。
于是,一边是虔诚的诵经声,一边是喜庆的唢呐声。
这场面,把小孙女直接看呆了,直呼:“这是在battle吗?”
这种“对决”看起来诡异又drama,但其中表达的,是两个女人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蔡阿姨信奉佛教,一切随缘。所以她不同于影视剧中脸谱化的小三那般气焰嚣张,她总是平静淡然的,一副接受命运安排的样子。
而林秀英坚持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在她的世界里,她一直坚守着她认定的规律。就算婚姻名存实亡,但她也不肯离婚。因为在她的世界里,当夫妻本来就是一辈子的。
看似是两个女人在一个男人面前争夺主权,但其实影片呈现出的格局远不止于此。
这是两种思想的交锋,而不同的处世哲学,也让她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直到通过蔡阿姨之口,林秀英终于知道了丈夫的秘密。当年他之所以欠债,其实是为了林秀英和女儿们,以及他自己的尊严。
全片最动人的情节,就是影片的结尾。
母亲找出了多年前父亲给她的离婚协议书,并在上面签了字。
此时的她愿意离婚不是认输了,而是原谅了,也放下了。
她原谅了对方,也放过了自己。
丈夫的追悼会上,林秀英把属于自己的位置留给了蔡阿姨,自己则在出租车上,唱起了释怀的歌。
这部电影乍看之下,是平淡的生活片,但其实内里包含的情感,是非常厚重的。
大姐得知自己癌症复发之后,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的她,在三妹面前难得流露出了孤独和脆弱。
亲姐妹躺在床上,简简单单的一个握手,也许就能在那个瞬间缓解她对死亡的恐惧。
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温情之外,母女间对峙的戏,也很有张力。
母亲控诉女儿从未对她说过“谢谢”,这是非常东方式的表达。
中国的家庭里,父母永远在等孩子的感恩,孩子永远在等父母的道歉。
这种错位的情绪,最终还是被小孙女点破——“为什么你们不把事情讲清楚?”
是枝裕和是拍家庭片的大师,他的电影里,亲情中总绕不开“羁绊”二字。
这种情绪在《孤味》里也有所表达。
三个女儿不管对父母持怎样的态度,但最终,她们都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当医生并不是二女儿陈宛瑜自己的意愿,而是为了满足母亲对她的期待。
她不满自己母亲对她的安排,但与此同时,她也在操控着自己女儿的未来。
这才是真实的家庭关系。
《孤味》最早是2017年导演的一部30分钟的短片作品,后来参加金马创投,才有机会拍摄成长片。
所以这部《孤味》,其实是导演许承杰的长片处女作。
处女作就能收获艺术上和市场上的双重认可,实属不易。
这位导演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是李安的学弟。
《孤味》中反复出现做饭的场景,以及对家庭关系的描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安的《饮食男女》。
在艺术成就上,这部电影肯定难以达到《饮食男女》的高度。但导演处女作就能交出这样的答卷,让条姐对这个导演未来的作品有个很高的期待。
导演通过这部电影,传递了普世而又真挚的人生态度。正如《孤味》短片中说的那样——
做事就要专心一致,要用心,这样所有事情才会顺着来,这就叫做“孤味”。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厚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