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恋》是一部单纯的电影,男女主人公按照“相遇———相爱———分别———重逢———结合”的路数走出一条完美的直线。
片子里的人物个个像是玉雕的,水塑的,纯得要命,傻得可爱。水怎么塑呢?造个模子好了,透明的模子,里面灌满了水,模具一旦开裂,水也就流光了。
话是这么说,但当年如我般大小的孩子却是没有不喜欢张瑜的,那小小的玉人啊,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春情刚刚萌动的少年的心,以至于有人把这现在看来并不精彩的电影看上十遍二十遍,花光了家里给的买冰棍的钱。
封面上有张瑜大头照的那期《大众电影》引得洛阳纸贵,张瑜为了拍她下一部电影《小街》而剪光了头发的造型也让多少人嗟呀不已,甚至伤心流泪。
现在的很多明星固然很红,但绝对没人能像张瑜当时那样被那么多人作为心中唯一女神,全国爱一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现在明星太多,当时可供喜爱的女明星掰着手指头就数得出来,刘晓庆、陈冲,甚至张金铃、李秀明……而且这些人都没有张瑜那么性感。
王小波对《庐山恋》获奖深感不满,他说:男女主人公在庐山上谈恋爱,狂呼滥喊:“IIovemy motherland……”不知别人怎么看,我的感觉是不够妥当。
不过一个比我大几岁的邻居因为听不懂这两句话着急而开始学外语,现在他人在美国,是一个成功的出版人了。
从这个角度想,这部电影当然不是一流的;当时的观众也的确像王小波所说的那样,也不是一流的。我们怎么能知道恋爱中的人该喊些什么呢?那个年代恋爱好像都要偷偷摸摸的,似乎那是一件很该羞愧的事,当然这并不耽误姑娘们大规模地制造人类。
特殊的年代只能有特殊的产品,作为风光片,《庐山恋》中加进了两个在战场上互为对手的黄埔军校老同学(男女主人公的父亲)言归于好的段落,还有“回来吧,李宗仁都回来了”的台词,就是时代的明显特征;再比如,作为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男主人公还幻想着在庐山的风景区里出现许多摩天大楼来填补两座秀丽山峰间的空白呢,如果是现在,这种想法肯定得不到批准———当然,早就有许多人把别墅建在了庐山,虽然让人感觉无奈,但那毕竟不是摩天大楼,可以稍微安慰一下环保主义者破碎的心,这是题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