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譩尘
我们总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一个人至少要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由《摔跤吧,爸爸》的导演涅提·蒂瓦里执导的电影《最初的梦想》就是一部讲述在印度教育背景下,在坚守初心和梦想的过程中怎样面对失败的影片。
观看之前对于它将如何呈现当下的热点话题“反内卷”我确实是蛮期待的,但是相比《摔爸》不论是从布局结构还是人物形象,特别是剧情的深意来说都略为逊色。
不过,影片所反映的在漫漫人生中对于失败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更加贴近每个人的生活且值得深思。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障碍而不走路呢?”
影片讲述了少年拉加夫因高考失利决然自杀,在医院救治时父亲被帕拉克为了帮助儿子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和自己的大学朋友一起给拉加夫讲述了他们曾经在运动场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却逆袭的故事。
整部电影以拉加夫和被帕塔克两条线索来回穿插,让观众在悲喜往复中心情跌宕,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和视觉刺激,在极具印度特色的高亢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地引出主题“失败”和“教育”,并给予人启迪与思考。
电影中拉加夫跳楼自杀的一瞬间的确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为了考上全印度最好的大学拉加夫拼尽全力的学习,查成绩时满怀期待却最终遗憾落榜,他无法接受自己的父母是精英而自己却是一个“失败者”。
在一个少年正无限美好的青春里,他是积攒了多少的失望与无奈,有着多么大的压力才会有勇气果断选择离开。正如被帕拉克看到受伤的拉加夫痛心疾首说的那样,他总是为儿子计划着如何庆祝成功,却从来没有告诉他怎样面对失败。
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论是对待自己还是他人,就像是按上了加速键,总是急切的想要知道结果,却淡忘了这个过程中所能汲取的真正的东西,于是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就像我们总是把“这次我考上了就去旅游”亦或是“今年你拿下这个方案我们就去大搓一顿”诸如此类的话挂在嘴边。我们总是喜欢享受英雄般的成功与荣耀却不敢经历英雄的寂寞和失败。
“有时候我们太在意输赢和成败,而忘记了好好过生活,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生活本身。”
是啊,人生本就是一个在失败中不断成长,在试错中不断前进的过程。要学会慢下来去认真体会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思想和心绪的变化,去体会这个过程中的乐趣和意义。
光阴流转,岁月荏苒,在桑榆之年回首过往,我们都终将可以淡然浅谈曾经。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东西。
当然,坦然接受失败并不是要从此躺平,而是要从中获取向上的不竭动力。影片中拉加夫在出院后通过一年的努力依然考上了他向往已久的印度理工,在这个镜头里虽然他脸上还带着自杀留下的伤痕,眼神里却多了一份淡然与平静,人也变得愈加成熟。
被帕拉克和他的朋友所在的四号宿舍楼体育比赛年年惨败,却在明知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依然不失去胜利的信心,用尽所能的完成比赛,即使最后依然没有获得冠军却赢得了之前一直视他们为“失败者”的三号楼的尊重。从他们奋起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战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失败者,因为,即使倒在奋进的路上,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这不禁让我想起电视剧《王牌部队》中的一句台词“在这些年的比赛中我总是胜多负少,现在我却突然明白我从没有一刻战胜过他。”所谓没有战胜的东西,就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可以让我们一往无前的力量。
汪国真曾说:“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便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我们之所以常感叹于英烈的伟大是因为我们是看见光才选择相信光,而他们是在黑暗与挫败中依然坚信光。这份信仰的坚守来源于不屈的意志,足以冲破一切枷锁的束缚。
我想,人生有时候的确需要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拗和傻劲。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便是如此吧。人生如逆旅,我们需要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枕,对成功多一份敬畏对失败多一份豁达。
永远前进,永远热泪盈眶。毕竟,眼里有不朽的光芒,心中便有永恒的希望。
电影《最初的梦想》通过父子两代人的青春经历在啼笑皆非中传达出了作品的思想,两条线索相互呼应、环环相扣。如在拉加夫治疗的最关键时刻,父亲被帕拉克的比赛也进入高潮;拉加夫考入印度理工后依然被分配到了父亲当年所在的四号楼,意味着他人生新挑战的开始。
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个片段是在拉加夫病重,父亲被帕拉克反思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时,他的朋友们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其中一位当场哭泣着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儿子,无论他考怎样的成绩都会兑现给他买礼物的承诺。这一点反思恰恰是难能可贵的。
诚然如此,这部电影也不乏些许槽点。
首先,开篇较长进入主题缓慢,我一度认为讲述的是儿子拉加夫的故事,其实被帕拉克才是主角;
其次,主要剧情“被帕拉克和朋友的逆袭”太过于小题大做,和儿子所经历的“失败”没有形成对等,我不能理解被帕拉卡克所在的宿舍楼拥有“失败者”标签的原因竟然是学生体育比赛年年输,一所全印度最好的大学评判失败的标准却是体育比赛;
最后,即使是体育比赛的逆袭,被帕拉克和他的伙伴也并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实力打败对手,采取的方法却都是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就像我朋友说的“有些使坏的意味”,虽然引得观众大笑,但总觉得与所表达的主题相比例子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当然,这些并不影响观看的整体效果。这些年引进的印度电影从《摔跤吧,爸爸》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三傻大闹宝莱坞》等整体都有不错的反响,在浓重的印度色彩下揭示了一些哲理。
作为一部喜剧《最初的梦想》也依然还是很成功的,从电影所表达的思想带给人们的感触以及它的教育意义上来讲,还是非常值得走进影院一看究竟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