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斗》海报
△《奋斗》中的女角们
被挟持的青春定义
《青春斗》仍然想遵循这样的逻辑。
△《青春斗》姐妹花
剧中的学霸丁兰,从小到大只考第一,大学班上一直考第二的同学竟不认识。大四最后一次考试被反超,她找这位男同学算账,结果对方表白半天后就谈起了恋爱。
△于慧带着向真去向她之前认识的富二代借钱
赵宝刚曾说,不希望平铺直叙,而希望有超越生活本身的戏剧性。《青春斗》沿袭了戏剧性佐料,但禁不住事件突然、人物行动缺乏情与理的铺垫,以至于有“作”“洒狗血”的观感了。
是不是要这样无畏且张狂,才是活出了青春应有的样子?“青春”的涵义,可能已经被“青春剧”中的符号所绑架了。仿佛我们做好该做的事,在闲暇时间享受兴趣爱好,和朋友小聚,这些根本就算不上“青春”;不顾一切、不假思索经历各种大起大落,才是值得贩卖的美好青春图景。围绕情感恋爱的戏码越纠缠越好,人物全部带上夸张且边缘的恋爱观,以期把各个角色都典型化,一人代表一类“半熟青年”。
性别刻板印象与搁浅的社会阵痛
《青春斗》上线前的宣传点之一是“女版《奋斗》”。
将一部剧冠以“女版xx”的前缀,其主旨也应当是聚焦当代女性的人格特质与社会角色。《青春斗》中五个女主角的设定,很像先前热播的《欢乐颂》的配置。
△《欢乐颂》五美
△向真一次打动人的情节,是打头阵去营救被男友软禁的闺蜜钱贝贝
△钱贝贝质问上司,得到工作机会是否是受男友程宇之托,上司支支吾吾,钱贝贝最终辞职
也许,编剧是想通过前期的这些情节,来表现后期女生们向成熟、独立靠拢的成长。然而这类“大学女生靠自己就成不了事”的暗示,已经足以劝退一批观众。男性角色也塑造得很奇怪,追心仪对象仅限于死缠烂打或利益交换两种方式,设定狭隘且刻板。事实上,耐心地描摹一段感情线,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现互相了解后的感情升温,是更有看点的剧情。
剧集把“五女对十五男”作为卖点,在有了“过瘾”噱头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多数人物不会有深入挖掘。人物的怪癖没有来由,仅成为背负争议元素的载体,携带刻板印象和符号也便成为必然。
△《青春斗》群像海报,以男女角色数量的对比为亮点
《青春斗》聚焦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家暴与职场性骚扰、大学生创业困境、父辈子辈价值观冲突均有体现。
剧情中的社会阵痛却总有戏剧性的解决方式。为《青春斗》垂青的解决途径之一是拥有“富二代”背景。向真的创业损失,家里有钱的男友赵聪替她垫钱,最终还撕了借条。
假若没有这一设定,向真如何解决这笔钱呢?经济实力强的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于情节来说则是走了捷径、讨了巧,创业之苦的刻画像蜻蜓点水,背后真正的奋斗与承担并无深入挖掘。
丁兰考上慕尼黑大学的研究生,把录取通知书、签证和机票拿给母亲看,母亲竟然二话不说就给烧了。母亲给出的理由是“学习无用”,不希望女儿继续读哲学。
△丁兰妈妈烧通知书。之后她甚至把孩子的身份证也剪了
参考资料:
影视前哨:专访 | 赵宝刚:从《奋斗》到《青春斗》,关于青春叙事的变与不变
娱乐硬糖:从《奋斗》到《青春斗》,赵宝刚还懂年轻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