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犬之力》改编自托马斯·萨维奇的同名小说,由新西兰女性导演简·坎皮恩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杰西·普莱蒙、克斯汀·邓斯特等实力派演员主演。该片曾在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入围金狮奖最佳影片,并最终斩获银狮奖最佳导演。
说来有趣,这部有些沉闷晦涩的文艺电影,最初走进国内观众视野,并非因为它的导演简·坎皮恩曾执导过大名鼎鼎的《钢琴课》,而是许多营销号为它粗暴打上的“同性电影”标签,以及大明星卷福在这部影片中谈起了惊世骇俗的禁断“叔侄恋”。
但观罢全片便会发现,这不仅是对观众博眼球式的误导,更是对电影内涵的严重误读。正如许多人所形容的那样,《犬之力》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爱情。
抛开营销噱头,在我看来,《犬之力》是一部在导演和编剧技法上都臻于完美的电影。一如《钢琴课》,《犬之力》贯彻了导演简·坎皮恩古典主义式的叙事风格:克制,精准,优雅。大量粗犷悠远的自然空镜、章回体的叙事结构、留白式的情节书写、演员欲说还休的表演风格等,都赋予了影片沉静内敛的气质。
相比于其他一些爆米花电影的视觉冲击,《犬之力》可以说在观感上十分沉闷,看似随性松散,实则需要细细思量才能看懂导演心思背后的周全与谋略。
如影片几乎不描写乔治与露丝的恋爱细节,仅通过乔治远去的汽车、夜半归来的身影,以及唯一一场乔治在餐厅帮忙,俘获露丝芳心的戏,直接跳转到乔治与露丝完婚。
这样既为影片主线叙事留下充足空间,诸多精准的生活细节抓取也使小的剧情支线流畅自然。
当然,菲尔与乔治的对手戏,看似两者之间漫不经心无关紧要的对话,都暗藏玄机。这些细节的隐喻为影片后期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埋下伏笔。有如娄烨的《兰心大剧院》,观众需要一步一步,透过一些字面的文本表意来悟析电影主题。
更重要的一点,女性导演的细腻沉稳,都为电影叙事增加了亮点。比如在人物和情节上的铺垫。
“秘密花园”中的自慰戏揭晓菲尔的同志身份,以及他在餐厅里第一时间发现纸花、嘲讽彼得、怒吼隔壁桌客人、在红磨坊中不亲近女性等行为,都指涉了他不仅是名同志,而且是个极度压抑自我的深柜,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何会被彼得所吸引。
同时,得益于导演的细致铺陈,影片结尾处的反转虽令人震惊,却毫不突兀。
有人说可以从《犬之力》看到《霸王别姬》的影子——菲尔对彼得,有如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感情,隐晦而复杂。
影片结尾处,彼得躲在窗前,看着菲尔未能送出去的绳子,堪称全片最残忍的镜头。他不仅摧毁了菲尔的肉体,更让终于走出悼亡阴影,准备迎接新生活的菲尔希望破灭,所谓“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可贵的是,在这样一出血色与苍凉相交织的悲剧中,坎皮恩始终保持着她的浅声低语。她拍出了人性的驳杂,却并不旨在批判什么,她只是冷静克制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久远时代的民间故事。
也正因如此,影片并没有的说教意味,而是给了观众更多回味的空间——
那些看起来穷凶极恶的人,也许未必就像他们看起来的那般坏;
而那些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人,却极可能是隐藏獠牙的毒蛇。
事实不过如此,人性如此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