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结束后,人们开始了一年一度关于春晚热烈地讨论,比如张小斐的毛衣,李思思的口红,杰伦的体重.....
但对于我来说,2021央视春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请来了四位神秘的大国巨星:杨孟飞,张柏楠、谢军、孙泽洲。
他们的名字,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
但他们手中研发的项目,却个个是国之重器。
它们分别是“嫦娥”、“神舟”、“北斗”、“天问”。
而这次春晚,是这几位扛起中华航天半壁江山的“幕后大佬”们,第一次走到台前。
而看着他们白发苍苍的容颜,我也渐渐泪目了.....
01
就在春晚前的几个小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捕获制动,顺利进入环火轨道,成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此时此刻,它的“缔造者”,51岁的总设计师孙泽洲在春晚后台,眼角默默的湿润了。
孙泽洲是个“航二代”,出身于航空航天家庭。
因为从小对航天展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年仅34岁时,他就担任起了“嫦娥”一号的副总设计师,9年后,他又成为了“嫦娥”三号的总设计师。
2016年,嫦娥四号任务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作为两个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孙泽洲开始了一面飞“月背”、一面奔“火星”的“超常”工作状态。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他经常工作到凌晨,早晨8点钟又开始第二波试验,最终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探测器与地球之间数据中继通信的全时覆盖。
在中继通信系统搭建的“鹊桥”支持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其实刚接到“天问”的任务时,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在从地球到火星这一程,一路上“尸骨累累”,国际上40多次探测火星,超过一半都失败了,堪称惨烈。
但想了几天后,他对领导说:为了圆中国人的火星梦,再难也要做!
经过数年没日没夜、繁琐艰难的方案设计、初样研制之后,孙泽洲带着试验品在全中国最荒僻的地方做实测演练。
在新疆,他们找到一块荒无人烟的沙漠,在附近临时搭板房,住了一个月。每天都迎着风沙工作,沙尘大的时候,稍不留神就是一嘴土。
在内蒙古,他冒着冷冽寒风,在空旷的草原做空投试验,完成了火星进入气动防热、火星大帆面减速伞、行星际测控通信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为此在临时板房里待了一个月,夜里冻得直发抖。
去年,孙泽洲在文昌发射场驻扎了100多天,为了他亲手研制并送上征途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
从荒漠中的实验室出来,他灰头土脸,全身都是尘沙,倘若人们路过,绝不会把这个人和中国的航天英雄联系在一起。
但作为总设计师的孙泽洲,拍拍身上的土,放眼下一个目标,是更遥远的木星。
02
两个月前,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从月球取土,成为了全球的焦点。
大家不知道的是,嫦娥五号奔月“挖土”,难度系数堪称 “无人版阿波罗登月”,被称为: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任务。
它不仅我国研发的首个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项目,相比于此前的嫦娥一号到四号月球探测器,五号至少多了两个组成部件,结构复杂度直接翻倍.....
因此,这一任务也几乎集成了我国航天所有先进技术,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容忍丝毫差池。
而就在如此重要的任务背后掌舵的,正就是嫦娥五号的总设计师:杨孟飞。
1999年,杨孟飞来参与到“神舟一号”飞船发射的准备工作,这是他第一次亲身体会到航天科研工作的紧张与焦灼。
神舟一号飞船上应用的许多新技术,一些甚至多年从事卫星研发工作的人员也从未接触过。
而杨孟飞面对的任务,是飞船八大分系统中技术难度最高、最关键的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
航天工程的业内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飞船、卫星难,难在控制。”
而在神舟一号飞船运入发射场时,控制软件仍然处在不甚稳定的状态,需要工作人员一边参加飞行试验合练,一边进行调试,一边继续编程。
4 个月里,他不分昼夜地工作——白天和专家们一起分析故障原因,晚上伏在计算机前排除故障。两只手不停歇地在键盘上敲击、修改、计算、再修改.....一遍又一遍,直到出现满意的结果。
120 多天,每日如此,几乎没有休息。
直到发射当天,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升空,杨孟飞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等到21小时后飞船安全落地,他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之后,杨孟飞又突破了月地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再入速度达11km/s的月地安全准确返回。
让中国成为了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施航天器从月球轨道重返地面的国家。
还记得,15年前,各国聚在一起展望航空航天的未来,探月的未来,争先恐后吹起牛逼。
当时,俄罗斯也计划试飞自己的新登月飞船。科技实力发达的日本也十分有野心,预计在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印度则要在2008年发射第一艘无人登月飞船。
当时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展望——“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15年后,其他国家的计划都不疾而终,只有中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身为嫦娥五号幕后的大功臣,本该享受所有关注和荣誉的杨孟飞,却一直低调隐于幕后。
很多人问起这个名字,都一脸迷茫,不知道是谁。
而如今的他,还不到60岁,早已在忙碌的工作中变得白发苍苍。
03
“3、2、1……点火!”
2017年11月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划破苍穹、翱翔太空。
测控大厅欢呼的人群中,一位戴着无框眼镜,身着蓝色外套的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不住地鼓掌。
他是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导航卫星总设计师,谢军。
35年来,谢军把他所有的热情和执着都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1982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04所的天线技术研究室。
那时测试天线,一定要爬到野外一个很高的测试塔架上。
当时的谢军并不知道自己有恐高症,只觉得自己年轻,应该上塔架。
但一爬到高高的测试塔架上他就不停地眩晕,浑身没劲,室里的老同志知道后就不再让他上测试塔架,于是他就在地面上负责转动转台上的天线,那时转台转动天线只能靠手一度一度转和测,烈日炎炎下他一蹲就是一下午。
不久之后,谢军接手了第一件产品的研制——同轴波导转换。
那时调节测试驻波的仪器设备非常简陋,需要用手一点点垫模片,把模片垫得合适了指标才会满足要求,这是一项琐碎而单调的工作。
而正是那段岁月的磨练,让谢军养成了刻苦踏实的工作作风,在他的努力之下,“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10多颗卫星顺利升空。
他也从504所最年轻的高工、最年轻的研究员,到最年轻的副所长。
2004年,北斗卫星导航工程立项,最大的难关是时间精度,星载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
但我国研制出的第一台原子钟,在工作时经常会出现突跳,精度很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身为北斗工程副总设计师的谢军,宁可36小时不合眼,也要坚持做完产品实验,不能放过一丝误差。
那几年,他总是频繁往返于北京、西安、武汉、兰州等地,生怕有一家研制单位掉以轻心、松懈生产,担心有一款产品未达标准、出现问题。
经过他们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让北斗用上了自主开发研制的原子钟,其天稳定度达到10-14量级,授时精度50纳秒,300万年只有1秒误差。
2013年北斗三号工程伊始,经各部门研究决定,在北斗三号卫星上使用国产化行波管放大器。该设备之前一直是引进国外技术,因此要严格把控首次实现国产化的产品指标。
负责研制行波管放大器的单位攻坚克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研制出6台设备。
可是,谢军在认真检查这6台产品之后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质量未达标,全部重做。
作这个决定非常艰难,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该单位要推倒重来,继续倾注大量人力物力重新设计,甚至会导致整个工程大幅度延期。
但谢军认为,质量和进度就像天平的两端,不能顾此失彼,总师最大的压力便来自于如何保证在“零失误”的前提下按时完成工程进度。
当被问及是否觉得工作辛苦时,谢军微微一笑说:“航天工作很吸引我,当你有了热爱,所有征服挑战、解决困难的过程都变得十分有趣。”
卫星寿命是有限的,以北斗二号为例,很多示范项目还没来得及应用,在轨卫星便已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所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必须迅速打入空间、快速完成组网,这对五院的批量化生产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五院引入流水线作业模式,就像生产车辆一样,每一个作业点都有相应的生产工序。此外,科学的规划管理也让生产有条不紊。
任务开始前,谢军总会同生产单位做好沟通,并为每一类产品制定生产计划。一旦输入到达,随时就能开展生产。
例如在卫星热管生产中,下午4点设计图纸到厂,下午6点工艺图纸就完成晒图并下发到车间,当天晚上就开始正式生产,最终只用10天左右就完成了热管产品制造,将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
“我们是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 谢军如此形容道。
2020年6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全球系统部署完成。“北斗”的诞生,让中国成为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
中国,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04
张柏楠是我国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定海神针”。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每当飞船研制工作遇到难题、停滞不前时,只要有他在,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神舟”四号返回时,被发现舱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会对航天员造成不利影响。
张柏楠临危受命,设计出了“有害气体过滤器”,万一“堵”与“疏”的过程出了漏洞,放置在航天员给氧程序中的过滤器可以御敌于门外,万无一失。
“神舟”五号发射前,他又提出并制定飞船系统载人放飞准则,谁提了这个准则谁必然承受巨大压力……
2003年7月,就在神舟五号出厂前,一项耗时很久的综合测验终于拿到了结果:航天员座椅的缓冲器未达标准,在返回着陆时会使航天员的骨盆和脊柱受到冲击。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张柏楠带着20多个人不分昼夜,在两个月时间内赶出了新型缓冲器。
在同事眼中,只要有张总,中国神舟就有主心骨。
2004年,不满42岁的张柏楠,接过戚发轫手中的接力棒,出任“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成为我国航天界最年轻的总师。
戚老是张柏楠的领导也是他的老师,在评价他时,只微笑而自豪地说了一句话:“像我,比我懂得多。”
而张柏楠却说:“老一代航天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非常多,最重要的是热爱祖国和敬业,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这与当成职业不一样,这是不求回报的。”
那一年,神舟六号开始研制,目标是“两人多天飞行”。
但在搭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凯旋后,张柏楠只对媒体说了一句:“我想静静地把下一步工作考虑一下。”
张柏楠不愿意把自己置于闪光灯下,每一次发射成功、返回成功,张柏楠都会刻意躲开闪光灯,默默投身于我国载人航天下一期工程的论证工作。
2005年中秋节,张柏楠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参加飞船试验队的篝火晚会,科技人员通过晚会舒缓了紧张的神经,但记者注意到全场没有放松的是张柏楠和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两位“老总”。
直至曲终人散,大漠中孤月高悬,两人还留在最后监督灭掉最后一个火星,带走最后一片垃圾。
神舟航天,每一次飞船发射中国都承载着全世界的目光。由于承受了工作中巨大的压力,造成他不正常的发胖,这几年体重猛增了足足30公斤。
当年的高瘦小伙,渐渐成了“老大爷”。
张柏楠自己看来,他早已经习惯了在压力下工作。
只要中国航天能够有所突破,即便做出再大牺牲,他仍然愿意奋斗在第一线。
尾声
62年前,中国在航天领域几乎一无所有。
而正是依靠着这些航天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才从封锁中等待援助到独立自主,实现从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到“天问一号”的惊鸿一瞥,从神舟八号到天宫一号的“太空之吻”,到嫦娥五号轨道器和上升器的“太空牵手”。
正如微波雷达总师孙武所说:“我们已整装待发,向月球进发,向更遥远的深空进发,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发!
而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在我们庆祝春节的同时,也请不忘记这些英雄的名字————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杨孟飞
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
不忘记他们,正如不忘记数以万计的航天人做出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