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4日 刊|总第2415期
今年春节档,有两个没想到:
一是在限制上座率,并且总体票价上调的情况下,观影热情爆棚,连续两天打破票房纪录;二是都知道《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人气旺,但也很难想象能旺到这个地步,一天扫荡10个亿,同期所有影片的票房加起来也没它多。
上一个热潮是所谓新主流大片,转瞬间就又回到了纯娱乐。2020年过得太苦了,所有人都需要在影院里吃顿饺子。强行拔高的小品陷入了无人喝彩的境地,而格调可能不“高”、立意可能不“刁”的解压大片成了刚需。
今天说说领先票房榜的《唐探3》和《你好,李焕英》(以下简称《李焕英》)。
抽离现实
两部影片的共同特点是从当下的现实中抽离。《唐探》系列一向“御敌于国门之外”,从泰国到美国到日本,神探们的足迹基本不会出现在神州大地上。《李焕英》以穿越的方式梦回1981年,与母亲进行超时空的对话。
地理空间上的抽离,或者时空距离的推远,是为了在陌生世界获得奇观效应,实现电影的造梦功能,也是为了逃离是非争吵,获得更加自如的创作空间。
不得不说,从官方到民间,现阶段都缺乏一种“把电影视为电影”的基本观赏心理。
影视作品的基本属性是虚构。不管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不管故事发生地在什么地方,它都是借助一些人物关系讲述想象中的故事,输出主创的善恶理念和情感体验。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但绝非生活的原样摹写。欣赏文艺作品是一种隔了第四堵墙的精神生活,为剧中人洒一抔泪或者哈哈一笑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唯独对号入座和上纲上线是离谱的事。
观赏者应该自带安全感,进而给文艺创作者以挥洒的权利。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被言及的群体总是以一种警觉的眼光审视作品,随时准备反弹;而不被言及的群体也像苛刻的造物主般审视着片中的一草一木,稍微不合心意就想推倒重来。
涉及到凶杀暴力的案件,就必然涉及到犯罪成因和办案程序。暴力展示狠了不对,成因挖得深了不妥,公职人员的形象恶了吃不消,侦破、起诉和审理流程出了错更是不好交待。
着眼于阶层特征的玩笑不好开,着眼于性别差异的段子不好写,着眼于生理残缺的笑点更是有可能爆雷。现实就是写我的光辉形象可以,让谁成为笑料谁都不乐意。
网上发文跟贴都得加括号说明以消毒,文艺创作也没有自外于整体氛围的特权。索性到异国他乡去,上天入地打他个天翻地覆。索性回到键盘侠们还没有出生的年代去,出离他们的经验之外讲一段又哭又笑的故事。
《唐探3》里的唐仁(王宝强 饰)和秦风(刘昊然 饰)一下飞机,就把东京的航站楼搞成了大型斗殴现场。然后黑社会、不法地产商、黑化警察、私家侦探轮番上阵,半荤半素的段子、关于上位和遗弃的拷问、狂人颠倒世界的野心接踵而来,没有什么不能谈论,只怕构思不够精妙。
《李焕英》里,围绕着女主人公的肥胖设置了诸多笑点。这首先是导演兼主演贾玲的自嘲,就不会像包贝尔和文章一样,演胖子被说成恶意满满。但这仍不免有春晚小品《女神和女汉子》“性别歧视”的潜在争议,而把年代推离当代就进一步消除了风险。
想说短缺经济(凭票买电视机)就说短缺经济,想说厂长特权(安排子女就业)就说厂长特权,想拿女孩子“鬼剃头”搞笑就拿大胆搞笑,想穿越回80年代就穿越回80年代...“穿越”明明是荒诞不经的,但总算这点戏剧的假定性还是允许的。
文艺作品主动从现实中抽离,没有什么不对。大众日常的工作、生活压力已很大,即使没有疫情和国际威压来裹乱,影视作品也应该承担起娱乐、减压的重任。尤其春节档,就该是合家欢商业片大显身手的时刻。
不过,无论从记录时代、反映现实的使命出发,还是从唤起共鸣、引爆票房的角度考虑,近距离的现实题材和严肃喜剧也应该跟上,电影《我不是药神》和剧集《隐秘的角落》就是最好的榜样。
拼贴当道
《唐探》系列和《李焕英》都是喜剧。《唐探》是悬疑 嬉闹,《李焕英》是温情 搞笑。
当下,没有任何一部影片是纯粹平地起楼的“原创”,必得是踩在前人肩膀上进行传承和创造。这两部影片,元素众多,脚印杂沓,拼贴色彩更为浓烈。
《唐探》里采用了推理小说里惯见的“密室杀人”模式,也沿用了警匪片里常有的一饶舌一拙舌“文武”搭档。秦风总是穿着侦探标配的风衣,唐仁总是说着土味的广式普通话。秦风的理性思维会起决定性作用,而唐仁的猪八戒作风也派上了用场...
全球侦探排名就像古龙小说里百晓生制定的“兵器谱”,也像游戏里标定的三国名将的武力值。国籍不同的各路侦探会齐,即将对阵依次从帽衫下露出脸来的Q组织,你不想起漫威的《复仇者联盟》恐怕也是不行。
机场群殴的复杂调度和街头抢钱的群魔乱舞,是贺岁片里必备的欢腾场面。成龙式的呲牙跳脚和甄子丹式的街头跑酷,让人会心一笑。托尼贾的硬功夫和王宝强的花架子,老中青三代日本明星的脸,各有各的妙用。
在cosplay环节,妻夫木聪以“圣斗士星矢”形象出场,托尼贾以“樱桃小丸子”形象出场,而王宝强和刘昊然变成了“葫芦娃”。这段再清晰不过地凸显了影片的“花瓜”本色和杂糅风格。
悬疑推理,打斗嬉闹,闯关打怪,律政庭审,深渊追问,千手观音...《唐探3》就是一碗加量不加价,超级实惠的杂碎面。它就是适合在春节档这样一个全民看电影的季节推出,怪道陈思诚和万达宁肯承受巨大的财务成本和疫情风险,也要赌大年初一上阵。
目前看,他们做对了。富贵险中求,胜利属于有定力的人。
说起来,《李焕英》虽然信息密度(尤其是在致敬和彩蛋环节)不如《唐探3》,但它的风格也不单一。
因为贾玲、张小斐和沈腾的存在,它有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既视感。因为贾玲、沈腾和陈赫的存在,它也有卫视综艺节目的松弛感。
因为穿越回去利用先知先觉而作弊,它有些像《夏洛特烦恼》。因为穿越回去介入父母的爱情、婚姻,它有些像《乘风破浪》。因为穿越回去和母亲成为姐妹,它还有些像网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反正穿越的几个套路,《李焕英》都用上了。时空穿梭必须遵守的“祖父悖论”,它也遵守了。还是讲武德的。
因为先喜后悲,煽情催泪,它具备了当下小品的基本结构。以母亲和女儿的紧张关系始,以女儿对母亲的理解和追念终,这又切中了家庭伦理剧的热门套路。
老年组用的都是正剧演员,刘佳、王琳、丁嘉丽担纲。青年组用的都是喜剧演员:张小斐、沈腾、乔杉、许君聪、陈赫。贾玲在两个时空中穿梭。
把一个小品拓展成一部电影,剧情填充之外,表演加料也是必须的。有些句子和场面换个演员就不搞笑,可是沈腾他们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就喜剧效果看,《李焕英》跟麻花主力挑头的片子比,少了些爆笑场面和天才奇想。但贾玲追念亡母的真挚情感,化作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做了很好的弥补。
过年,大家主要是笑,也不反感哭。基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眼泪,共情,解压。
如果说《唐探3》在娱乐之余,还努力进行了一些严肃命题的思考。那么《李焕英》就是在搞笑基础上,努力对观众进行了心理按摩。这多少体现出了男女导演在主题设定方面的一些差异。
在光影的运用,节奏的把控方面,陈思诚的电影经验更老到,贾玲还是暴露了电视咖的基因。在台词的设计,包袱的呈现上,贾玲和她的伙伴们显示了相声、小品演员的功底,而《唐探3》主要靠王宝强闹腾制造喜感。
两天战罢,春节档冠军的悬念已破解,但《唐探3》的票房究竟能冲到什么高度,成了新的悬念。
春节档影市捷报频传,给低迷的影视产业以巨大鼓舞。然而两部影片占去了将近80%的市场份额,之前连续多日无新片上映的现实,又显示出资本出逃、疫情压顶之下生态的脆弱、产能的不足,以及有票房号召力的影片的稀薄。
人民需要娱乐,大众需要放松,给商业片一个机会,市场就还你一个奇迹。这在元旦档已露端倪,春节档更加放量上攻。节后,恢复生产、疏通血脉、用政策引导产业的复兴,应该成为电影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李星文】
影视独舌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