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姐今天想换种方式跟大家聊电影。
常玩剧本杀,常看悬疑片的朋友,对于这个词肯定特别敏感——
时间线。
为了应片子的景,咱们就按时间线来聊。
先是导演的。
处女作名叫《女尸谜案》,导演凭它拿到了“西班牙奥斯卡”的戈雅奖最佳新人提名。
又过了4年,他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横扫当年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口碑排行。
这就是《看不见的客人》。
片子在大陆公映,导演也来到中国宣传,有人问他下一部电影计划拍什么?
他抛出一个疑问来回答:
如果有一天早上你醒来,发现自己的女儿从未出生过,会怎么样?
你能想象到的无数种荒诞的可能性,都被导演捡到一起去。
《海市蜃楼》,就是这么被“捡”出来的。
(进入正题,剧透预警!但条姐保证会温柔一点...)
一上来就把凶案现场铺在你眼前——
好奇,还有正义感,让他出了家门,想要一探究竟。
走进邻居家,女主人的尸体横陈在楼梯边的玄关。
而男主人面无表情,一点点地从楼梯上踱步下来。
手里正攥着一把淌血的刀。
尼克惊慌失措,拔腿就往屋子外面的马路上跑。
正迎面撞上了全速驶来的轿车。
男孩死了。
只留下一盘尚未完成的录像带。
一案两命。
无解。
薇拉带着自己幸福的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居。
这屋子怎么取暖都感觉有点冷。
在地下室里面,他们找到了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和几卷录像带。
打开之后的画面,正是25年以前车祸死去的尼克练习弹琴的场景。
画面上的男孩尼克,好奇似的望着薇拉这一边的世界。
跟一个活在25年前,并且已知死亡的人取得交流,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当然是吓得跑开。
但,转头一想,如果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说不定可以挽救男孩的生命。
最终,男孩获救了。
她却晕了过去...
醒来的薇拉,发现全世界都变了。
丈夫形同陌路,女儿更是人间蒸发。
怎么破局?
那个活下来的男孩是关键...
一场风暴,三个世界。
女主薇拉,在破碎的时间线上行走。
条姐把话说到这儿,科幻悬疑里面两大设定已经浮上来:
平行宇宙,再加蝴蝶效应。
可仔细看看,又不像。
说它是平行宇宙,可关键人物缺失,线索链断裂;
说它是“蝴蝶效应”,它又不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渐次倒下、展开。
一场被时光改变了结局的杀人案,谜底早已经写在了明面上。
魔幻的底色是什么?
导演用了一个更抽象的词来概括——
蜃景。
“我们只知道大脑相信的事实,是由我们感受到的经历构成,它的功能就是演绎出如同真实一样的幻象。”
虚和实,就像是相互幻灭的泡沫。
如果说,《看不见的客人》是在密闭环境下步步为营的紧张;
那么,《海市蜃楼》就是打破了空间,甚至是时间壁障后无处可依的惊慌。
同样是在走钢索,一个还在半空中打晃,另一个已经失足坠落悬崖。
除了悬念设置,条姐还喜欢它结构上的美感:
对称性。
可却让她顺腾摸瓜,找到了出轨的证据。
这样把事件对称地“翻折”,正好对应上先前丈夫那段慌乱的空白。
反转,是这位理工科出身的导演的热爱。
但这次又跟《看不见的客人》不一样。
《看不见的客人》是一把剪刀,把案情剪成细小的碎片,让你自己去拼接起来;
《海市蜃楼》是一次对称的折叠,原有的答案被掩盖,隐藏的故事又被展开,需要你颠来倒去地翻动,才能看到终极真相。
悬念机巧,结构优美,永远是悬疑片导演的灯塔。
你看《无姓之人》里“尼莫”做下的那一场萦绕百年的无穷梦境——
纷杂而华丽。
比起单纯意识流的漫游,保罗导演又往前走了一步。
在变量中,找到了一扇常量的窗口——
情感。
你看到女主薇拉身上的许多情感冲突。
原本为了家庭放弃的梦想,实现了。
可她苏醒以后,将这份成就完全置于身后,拼死也要逃回到自己熟悉的世界。
梦想,跟家庭,被导演扔到天平上称量。
哪个更重?
又或,两样东西真的分得开吗?
原本亲密的女儿,消失了。
薇拉有过机会,幸福与欢乐触手可得。
可她还是要跳向未知,只为拯救记忆中的女儿。
值得吗?
导演说,在西班牙没有一个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他相信在全世界也一样。
好的悬疑电影就是这样。
它给你设计好充分的问题,留下字里行间的空白。
剩下的,需要你自己去补全。
你的参考资料,包括人性,包括欲望,包括真实。
答题的过程,哲思径自流淌。
那是专属于你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