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是导演与全剧组的一场冒险。
这部几乎不被所有投资方看好的电影,却因为主角那融进血液里的信仰与力量,捕获了观众的心。
��主角在暴风雪中行走
《冈仁波齐》的叙事手法十分平淡,甚至逼近纪录片的叙事手法,虽然剧中有一些带有冲突性的情节,但观众从这部片中却很难感受到紧张感。
片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我们平常遇到可能会惊恐、会尖叫,但在本部电影中,都被主人公们的淡然处世态度与导演近乎冷漠的长镜小而化之。
小女孩扎西措姆磕头磕到头疼,她的妈妈捂了捂她的头,说去弄点药。问还磕头吗?磕。“磕头好,磕头长见识。”
��主角们讨论小女孩是否要继续磕头
路上遇到了塌方,小女孩在下面被吓得一动不敢动,父亲仁青晋美扑过去保护她,腿也被砸伤了。
大多数电影拍这个场景一般会运用特写镜头,突出表现主人公的表情,塌方的场景。但导演使用一贯的长镜,让观众从远处旁观整个事件,这样能让观众更加真实地体会到“生命无常”。而被砸的仁青晋美在休息的时候,对“没做坏事但命不好”也有所疑惑与抱怨,但这也都被尼玛扎堆的“许多人都像你们经历过类似的困难……磕头时,我们会在心里为众生祈祷”所化解。
��尼玛扎堆对仁青晋美的开解
��车头被撞坏后的讨论
许多人也许会奇怪,《冈仁波齐》也算一部公路电影?大家印象中的公路电影,飞驰的汽车,躁动不安的年轻人几乎成为标配。《冈仁波齐》中几乎没有大家眼中公路电影的标配元素。
但影片进行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会被电影中主角们的随性和淡然所震撼。
其实,藏民的淡然处世态度、不畏前路的勇气和公路精神最核心的“问题出现我再解决它”殊途同归。
朴树创作了《冈仁波齐》的片尾曲。他曾说一开始写这首曲子时,因为填不出词内心充满了恐惧,一度想改歌名。可后来,自己又突然想通了:写这部片子的片尾曲内心就不应该存在恐惧,因为片中藏人的勇气、淡然是影片的内核。于是才有了后来的《No fear in my heart》。
��路遇水洼,主角们淌水磕头而过
不被顾虑所羁,不为后天所忧,走在今天,感受当下。
电影传达出来的,是真正的公路精神。这也是《冈仁波齐》是一部公路电影的原因。
审:任慧
没走过这条路,你也好意思说去过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