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这档综艺,真是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劣币驱逐良币。
动辄刷屏尬吹郭敬明的PPT包装多有“质感”,等到大鹏真正拍了一段有质感的短片,路人的热情、信任、期待早已被耗尽。
来,先说内容本身。
一,改编传统故事的反向路径。
大鹏导演的这版《花木兰》,最巧妙的地方在于沿袭了传统文本的设定,但又在关键点上更改了传统叙述,用新的价值观念去解构再重新建构老故事。
第一点,英雄和反英雄的故事内核。
《木兰辞》里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样的语句,叙述的缝隙里渗透出残酷又悲悯的质感,但花木兰的民间形象也好、这些年里的影视剧形象也罢,几乎都是标准的女英雄模式。
重点在所谓忠、勇、贞。
倪虹洁饰演的花木兰,真正的本质是反英雄的。
最鲜明的基调,是苦。
浴血沙场多年,一将功成万骨枯,非常残酷,所以她渴望的其实不是被载入史册而是回归平凡。
她惦记的不是荣耀,而是涞水变平凡的家乡。
她甚至没有对敌人的刻骨仇恨,面对来行刺她的柔然少女,如同面对另一个自己、另一次机会,另一种重生。
这是非常大胆的改编。
常见的战争叙述是正邪模式设定,一方正义一方邪恶,花木兰的故事站在花木兰的立场上书写、那么对方天然是邪恶的。
但大鹏的版本消解了这一点,底层的赴死的替父从军的她们,甚至未必真正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战。
这一段从刀上的亡者计数,转向萨仁胸前的狼牙。
叙述顺畅合理、质感唏嘘动人,在这个节目里尤为难得。
起初这是杀戮的对位:这边是五百人刻一刀的唏嘘,那边是“一颗狼牙对应多少魏军性命”的残酷。
将军花木兰历尽尸山血海,无尽唏嘘。
少女萨仁带着爱人给的项链,不懂其中悲凉。
然后故事顺着萨仁这个名字,转向“这是你心上人吗”的问话。
再转到花木兰记起自己的故人。
她问“他也死了吗”,那一刻这二人不是仇敌,只是失去或者即将失去爱人的同病相怜的可怜人。
陈凯歌大导演日常喜欢说和解,但理念和作品质感不相匹配、引来诸多吐槽;反倒是大鹏捣鼓出的作品,拍出了战斗双方两任不同阶段花木兰的和解。
这段里的细节设定不是没瑕疵,但整体逻辑框架和角色行为动机都在线。
最讽刺的高潮,是萨仁的爱人杀了她,宁死不降。
他那句“柔然人宁死不降”很英雄气吧?
但在这样的语境里,这份坚持又显得很虚无。
仗已经打完了,你为什么不能放下虚无的仇恨。
舍身取义的勇气叫人敬佩,但一意孤行的决绝也叫人唏嘘。
第二点,群像的代入感。
这版花木兰的开头,老东北味了~
这位陈副将一脸猥琐,报告抓了一个柔然女人。
话里暗示明示花样百出含义满满:将军您好好审啊。
这一段从里到外都很猥琐,但此处需要的就是这种猥琐。
试想,被敌军俘获的女人会是什么下场?这样的情境是真实合理的。
故事里还有两层对比。
副将的暗示是一层,花木兰的表现是另外一层。
观众知道花木兰留下她夜审是另有所图,这位副将以为自己懂了另外一种意图,鸡同鸭讲也有几丝好笑。
隔壁《明日之子》的几位小哥哥,被打包塞进了节目里。
众所周知这类任务式赛脸,其实最容易叫人出戏。
大鹏很聪明,把几位脸全涂黑,关进笼子里当被抓住的刺客。
镜头也很少,观众都看不清谁是谁,没法出戏了吧?
至于“交差”问题,也是物尽其用,安排他们即兴创作了旋律,尊重了对方的本职工作、效果也不错。
一档综艺节目里条件限制如此多的短片,能拍出这样的效果,让人很意外。
从某种程度上说,短片《花木兰》改编的成功之处,和哪吒对传统叙事的解构是类似的,保留重要信息但又重新建构骨架。
当然,这版《花木兰》里有些细节也让人觉得不够好。
那句“她告诉自己,要为苍生而战”,有些让人出戏:拿了《姜子牙》剧本吗?
张逸杰的角色刺杀倪虹洁,画面定格在副将的吃惊面孔上。
这里有什么必要停顿那么久啊?
简直和洪涛宣布《歌手》排名一样,毫无肌理质感,纯粹硬生生卖关子。
更何况,大概率不会拍一个花木兰被杀的版本,那么此处根本毫无悬念。
黄梦莹的整体表现比从前好,但有几句台词还是略微有些让人出戏。
当然,这些都是微调就可以解决的小细节,整体而言这个片段的骨架和肌理都超出预期。
二,劣币驱逐良币。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节目里手握话语权决定权的人反复作妖、给戏不好的年轻爱豆发S卡,大导演和不会演戏的年轻人一同上演车祸现场、导致观众笑场、却责怪观众不该笑。
口碑一路下滑到谷底(知乎评分低至3.2),到现在才上好片段?才打捞复活好演员?
(歪楼一句,纵使是按颜值选人也应该选贺开朗啊,是选不到贺开朗才总聚焦何昶希等人吗)
一次一次输出奇奇怪怪的内容,还将之强行包装为“有质感”。
为了流量争议和热度,一手砸掉口碑和质感。
满城风雨般的超高热度,本质不过是杀鸡取卵。
口碑都已经死透了,好作品好演员能回春吗?
这不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扰乱整体环境、让氛围越来越差、裹挟所有人走向恶性循环吗?
倪虹洁终于复活,让人觉得很可惜:她这样的优秀演员当初就不该被淘汰?她复活了在这样的语境下又能如何?
表现越好,越做实了“劣币驱逐良币”。
上一场她出现在陈凯歌导演的《误杀》里,整个片段太冗长太拥挤太容易让人失去兴趣,槽点太多。
这一场她终于遇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如果没有此前的遭遇和不能说的不满,如果没憋着一口气,她或许也没法演出这一期里如此这般的质感。
倪虹洁演的花木兰,和赵薇、刘亦菲版本都不同,和她本人此前在《蓝色骨头》《过春天》《摩天大楼》里的表现也都不同。
她这版花木兰,和从前的女英雄们相比,表象更痞、内里更心如死灰。
和自己从前的角色相比,不再是她标志性的“天真又性感”脆弱又美丽式画风,非常英气,很稳定,很有沉淀。
让人能相信她的角色,能被代入她的表演节奏和情绪中。
为什么这段虽然品相不错,关注度却不太高?
不是观众不爱看好内容,是此前节目的诸多操作让观众觉得“烂透了不看也罢”。
更加可怕的结果,是最后数据传递出“伪”结论:“好作品的传播关注度还不如郭敬明的PPT包装”。
不是这样,我们并不想被投喂形同诈骗的“有质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