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徒弟与师父相爱,并长相厮守。
这本是武侠小说里面的情节,一如《神雕侠侣》里面的杨过与小龙女,他们不顾世俗的眼光,只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不同的是,《神雕侠侣》里是女师父与男徒弟相爱,而现实中却是男师父与女弟子相爱并结婚生子。
他们并没有经历过16年断肠崖的离别之苦,也没有以江山社稷为己任去击退来犯的蒙古人,而是经历了人间的冷暖之后,对生命的顿悟,隔绝尘世,活出了自我。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一直都是大家的追求,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地毅然与决然地远离人世的繁华?
早年辍学,14岁去流浪
1976年,广西梧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一名男婴呱呱落地,取名叫吴一琴子。
本来家里添丁是一件喜事,可是男婴的父亲好像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这个男婴的前面,还有好几个兄姐。
虽然说那个年代到处都是多人口的大家庭,但是温饱问题却一直都是大家所关心的,特别是深山里的农户,更是难以温饱。
所以,自打吴一琴子出生起,就和“贫困”两个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家里经常都是揭不开锅的那种状态。
就连一件衣服一双鞋子,都是大的穿不下了留给小的穿,小的穿破了缝了又缝,自始至终,排在后面的弟弟妹妹,从来都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子。
自然而然,上学也成了一件奢望的事情。
贫穷的生活造就了吴一琴子早熟而又坚韧不拔的性格,为了给父母减轻压力,1990年,年仅14岁的吴一琴子决定出去闯荡一番,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父母非但没有百般阻挠,反而非常地放心他一个人出远门。
就这样,在还是孩子年纪的吴一琴子踏上了未知的行程去谋生。
由于年纪太小,又没有一技之长,除了给人家打打零工混口吃的之外,吴一琴子不知道自己能去做什么,也没有人去找他去做一些正经的工作。
他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听说哪里有活干,就跟着人家去哪里。
遇到高人,拜师学艺
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也耳濡目染了不少东西,心里也开始渐渐产生了一些想法,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一技傍身才行。
九十年代,正是“功夫热”最盛的时候,诸如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已经成为了国民偶像,自然而然的,在每个小男孩的心里,成为功夫明星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梦想。
偶然的一个机会,吴一琴子听到别人说湖北武当山里有高人,只要能学会他的一招半式,便可以独步天下。
于是,吴一琴子横下一条心,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武当山脚下。
但是,偌大的武当山里,如何才能找得到那位隐士高人呢?
吴一琴子一边转悠着,一边询问山下和山上的人,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凑合一宿,饿了就吃一点随身带的干粮。
功夫不负有心人,隐居的高人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一个消息,被这个小男孩的精神所打动,就直接前来把吴一琴子带到了山上。
可是,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想学就学的,这种事情首先要看天分。
因为收徒授艺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高人并没有轻易地点头答应当他的师父,而是在仔细地观察着吴一琴子的品行和天分,同时也磨一磨他的耐性。
“学艺是一件非常辛苦又漫长的事情,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好,你确定你要留在这里吗?”
吴一琴子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无论多苦多累,我也不怕,只要师父肯教我。”
留恋红尘,学成下山
师父除了教他剑术和琴艺以外,还教他各种人生哲学。
从16岁到32岁,在漫长的16年的时间里,凭借过人的毅力以及悟性,他已经学会了师父所有的本领,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一琴子的内心也开始出现了变化,他总觉得自己在尘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未了,因为他当时拜师学艺也是想着有有朝一日学成之后名满天下的。
吴一琴子虽然嘴上没说,但是这岂能瞒得过师父的眼睛。
师父是一个性情中人,他非常能够理解徒弟的心思。
所以,在吴一琴子终于鼓起勇气向师父吐露心声的时候,师父二话没说欣然应允。
就这样,吴一琴子背着一柄剑和一把琴走出了山门,开始了他的另一种人生。
由于身上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非凡的剑术和琴艺,吴一琴子很快就在艺术界里名声大噪,许多琴剑爱好者纷纷登门造访,而且经常邀请他去参加各种活动。
在结交了不少朋友的同时,吴一琴子也开始名利双收,有了不少的积蓄。
更有甚者,他还经常受邀去国外参加文化推广活动,并收了四名弟子,也算是给师父开了宗派,立了门户。
这个时候,有一个“朋友”上门找到吴一琴子,表明了想要借助他的名气和他合伙开琴行的想法。
此时吴一琴子正好也有相同的想法,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在武当山脚下开了一家古琴行。
不太懂生意的吴一琴子,把琴行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了“朋友”去打理,自己则负责出资金和派徒弟去帮工。
眼看着人生一片美好,殊不知厄运却慢慢向他袭来。
接连遭受打击,重新回到山上
由于没有家庭的牵绊,也没有工作上的束缚,真正可以说随时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在走过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之后,这一次,吴一琴子把目的地定在了西藏。
因为不少人都说过,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那里才是最接近天的地方。
在吴一琴子的主导下,有两个朋友被他说动,很快就踏上了去西藏的路上。
可有谁料到,三人还没有出发多久,就在路上遭遇了非常严重的车祸。
这场车祸直接造成了两个朋友的死亡,吴一琴子则幸运地活了下来,只是受了一些轻伤。
大难不死的吴一琴子非凡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反而陷入了深深地自责当中,因为正是因为这次旅行,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朋友的不幸他难辞其咎。
当他帮忙料理完了朋友的后事之后,就一路赶回琴行,他决定以后老老实实钻研自己的琴艺,专心给徒弟们授课,尽量少出门去。
可是当他回到琴行的时候,才发现当初与他合伙做生意的那个“朋友”已经卷款跑路了,只剩下几个徒弟还在琴行里等师父回来。
因为有不少客户提前给了定金,到了期限会过来取琴,现在资金也没了,做好的琴也被卷走了,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于是有朋友对吴一琴子出谋划策说,干脆把店子赶紧盘出去,然后直接走人算了。
吴一琴子则觉得不能这样做,因为他的师父曾经对他谆谆教诲,做人一定要有诚信,讲良知,况且他还有几个徒弟,为人师表,断断不可做出如此行径。
随后,他东挪西凑,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都拿了出来,赔偿给了那些客户,到最后,他的全部家当只剩下了56块钱。
饶是如此,吴一琴子的4个徒弟对他不离不弃,让人感动。
这就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全身心教导弟子的决心,带着徒弟重新回到了武当山里。
女工辞职上山,与师父相爱
就在这个时候,千里以外的一个叫做朱双琴的女子,心里正萌发着想要去深山隐居的想法。
当时的朱双琴已经32岁了,在别人早已当了母亲的年纪,没有什么学历还单身的她正在工厂里苦苦地熬着。
可能是因为家里的催婚,加上工作太辛苦,生活不尽人意,朱双琴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
在多次求医无果之下,已经濒临崩溃的朱双琴偶然听说武当山里有个高人之后,就想着抛去这尘世的一切烦恼跟着高人去修行算了。
于是,吴一琴子迎来了他的第五个弟子。
武当山景色宜人,空气清新而宁静,加上吴一琴子的悉心教导,朱双琴的失眠症很快就得到了好转,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提升了上来。
毕竟大家都是有感情的凡人,在朝夕相处之下,朱双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得对师父吴一琴子产生了一些情愫。
而此时的吴一琴子,心里仿佛一直藏着什么心事一样,总是郁郁寡欢,他或许还在为朋友的不幸而自责着。
心思细腻的朱双琴没有说什么,一直默默地陪伴着师父左右,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
而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偶然的一次谈话中,互相袒露了心声,自此,吴一琴子和朱双琴陷入了爱河之中。
他们在其他徒弟的祝福下,很快就喜结连理,成为了一对让人羡慕的夫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八年的隐居生活里,朱双琴为吴一琴子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吴一琴子也重新振作了起来,重新在武当山脚下开起了琴行。
一时间,慕名而来的人挤满了整个山脚。
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很多时候,苦难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磨炼人的心智,成为千金不换的宝贵人生财富。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正确地面对苦难,努力地过好自己的人生,不管别人怎么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