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编剧王兴东 |
《我的父亲焦裕禄》以真挚细腻的方式将焦裕禄书记的光辉一生娓娓道来,以其子女的视角描绘了他与家人相处时的温情点滴,再现了一位言传身教的好父亲、温柔体贴的好丈夫、至孝至诚的好儿子。
“焦裕禄最打动我点是他超强的共情能力,他每次出门身上不能带钱,因为出去后看见谁苦给谁,大冬天回来穿着单衣,因为厚实的衣服都给有困难的群众了。” 范元坦言当初接拍影片时压力不小,通过大量阅读有关书籍,以及与其家人深入沟通后,焦裕禄的银幕形象才满满清晰起来。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 |
拍戏过程中,谢元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台上唱着岳母刺字的戏曲,台下焦裕禄对着母亲说了一句“小时候您带我看过这场戏”的片段。这也是对此片的一个最好注解,伟大人物始于平凡,更来自环境的影响。
1922年,焦裕禄出生在孔孟之乡的山东淄博。齐鲁大地优秀文化的熏陶,成为他日后服务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源泉。
该片根据焦守云口述回忆改编创作,讲述了焦裕禄“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博山生死别”三个时期回顾了焦裕禄同志竭尽一生为国为党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
《中国电影报》社长、总编皇甫宜川 |
“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那年我15岁,在听广播里听到了焦裕禄的英雄事迹,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他的话这对今后自己从事编剧创造起到了重要参考意义,那就是要敢于创新。”王兴东表示焦裕禄的精神,成为日后从事编剧工作的重要标准,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剧本里的人物真实可信,就必须深入生活。
在阅读《我的父亲焦裕禄》同名书籍时,他也为其中的不少细节所打动给。比如,焦裕禄让自己的女儿去卖咸菜,也不愿以权谋私帮助其谋个好差事。这些细节更让电影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电影艺术》主编、研究员谭政 |
“影片能够得到广泛好评的根本原因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 ,影片大胆写出了焦裕禄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他在病床上那段戏份真实可信,令人感动。” 饶曙光认为该片成功塑造了一个可信可亲可爱的主人公形象。
众多与会嘉宾,皆肯定了该片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对于影片的动人之处,发表了各自感悟。该片还曾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