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 |《误杀瞒天记》关于记忆你不知道的事

网络明星资讯人气:542时间:2022-04-19 15:45:02

《误杀瞒天记》于2022年4月15日在全国上映,作为国产电影《误杀》的翻拍原版,许多观众已经对故事剧情有所了解,然而谜案之下,还暗藏着哪些玄机?本期《今日影评》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副教授谢丽丽,跟我们一起来剖析谜案。

《误杀瞒天记》电影的主人公维杰,其实他是具有明显犯罪嫌疑的,但是为什么他却不能被审判有罪呢?其实这个案件最大的难点在于维杰他通过看大量的电影把法学、犯罪学、侦查学和法医学整合起来了。他们一家人串口供,然后不停的复习,利用心理暗示不停的给自己洗脑,最终自己的大脑也会相信自己,这就是自欺欺人。谢丽丽分析到:“在我们的审讯当中,需要的就是人证和物证,维杰毁灭了直接证据,伪造了物证,并给所有的人证,包括餐厅的老板,公交车司机,饭店的老板洗脑,告诉了他们一个虚假的时间线。导致只有间接证据没有直接证据,因此很难判案。”

但是为什么这些证人能够配合维杰,并且也真的相信这些事情是在维杰虚构的那条时间线上发生的呢?对此,谢丽丽解答到:“因为维杰他的时间是虚构了,但是他的时间线的虚构其实就错两天,就偏移这一点点你注意不了,然后视觉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会以一幅幅画面存在人的脑海里面,他们知道我有这些行为,具体不记得是在哪个精确的时间点,然后我再通过巧妙的方式,让你复习。如果从专业来看,其实他就是给他所有的目击证人植入了虚假记忆。”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在这部电影也得到了体现。首因效应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通俗点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做好事,一时间做了一件坏事,那么别人可能会因为好的第一印象而忽略那件坏事。电影中维杰平时生活中是一个很正直、善良、正派的人,相反那个指认他的警察,因为长期作恶他的口碑非常差,所以即便他的指认是对的,可是因为他平时做的坏事比较多,导致民众的心理是倾向于维杰的,这也是心理上很有意思的一个体现。

根据刚才的分析,可以说维杰是一名心理学应用大师,他最擅长的是对记忆的操控,相信生活中我们也有过这样被记忆欺骗的经历,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被自己的记忆骗到呢?谢丽丽解释道:“其实我们并不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的记忆,可能是自己被植入的,被报纸、被影视,甚至被身边的人植入一些记忆,然后自己也混淆分不出来哪个是我的真实记忆,哪个是我的虚假记忆。”

需要警惕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不法分子应用心理学导致很多人上当受骗。除了记忆这一块儿之外,在现实生活中会被利用的心理效应也很多,诈骗案现在越来越多,其实很多时候,犯罪分子就是先吓唬人,先利用人的情绪去恐吓人。还有在谈恋爱的时候进行PUA(精神控制),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其实心理学的很多方面,就像手术刀有两面一样,它既能杀人也能救人。我们也可以用正面的暗示来获得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女孩子觉得自己不漂亮,你可以用心理暗示自己很漂亮,通过正面暗示让自己更加自信。

处处留心皆学问,《误杀瞒天记》不仅有着缜密的悬疑推理和绝妙的反转叙事,其所蕴含的心理学也十分值得推敲,希望《误杀瞒天记》在给观众带来观影乐趣的同时,能让观众对心理学产生更大的兴趣,有更深入的理解,增强对自我的认知,谨防上当受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3 天天影视

极速影院

电影天堂

电视剧

综艺节目

樱花动漫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