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啊!"
上面这段言辞犀利的话出自老戏骨王劲松的一次演讲,在这段几分钟的演讲中,王劲松三言两语、不留情面讲出了现在娱乐圈存在的弊端。
这段话在网上传播后也迅速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同,但有认同就会有质疑,许多不熟悉王劲松的网友就开始炮轰根本不认识他。
王劲松是谁?他有资格说这番话吗?如果你对王劲松了解寥寥的话,那么这期视频可以告诉你答案。
曾梦想做歌手 傅彪是他北漂之旅的贵人
1967年出生于江苏的王劲松,从小并未将演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喜爱唱歌的他在高中毕业时报考了声乐系,想着日后就算不当歌手也能当个音乐老师。
可天不遂人愿,王劲松考试失利,没能考上心心念的音乐学院。正当他怀着失落走出考场大门时,有位老师追了上来,他对王劲松说:你声音好、个子高,不如试试考演员?
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王劲松去考了戏剧学校,并且以优异成绩被江苏省戏剧学校录取。
19岁那年,王劲松背上行囊,拿上父亲给的五十块钱踏上了去南京学表演的路,在南京一待就是十几年。
毕业后,王劲松被分配到南京话剧团工作,算是一只脚踏进了这个行业,但只是游走在行业边缘的小人物。他在剧团里很少演戏,每天做得最多的活就是帮剧团打杂、卸车,没人告诉他怎么演戏,只有人催他去出苦力。
尽管工作稳定,但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还是一度让王劲松怀疑自己当初学表演的决定究竟是不是对的?
后来,为了多赚一点钱,王劲松开始去剧组拍些小角色,1999年,因拍摄《等你归来》,王劲松认识了贵人傅彪。
两人在剧中对手戏比较多,一来二去就熟了,傅彪很赏识王劲松,觉得他如果一直待在南京才华会被淹没,于是便劝他,应该去北京。
王劲松听到去北京的话,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拗不过傅彪,只好买了张票跟着傅彪去了北京。到了北京后,傅彪成了他在影视圈的"引路人"。
傅彪常带着他跑剧组、见导演,为了让导演用王劲松,傅彪甚至免费给一些导演串戏。
也正是因为在傅彪的督促和小鞭子的"抽打"下,王劲松才渐渐放下不愿跑组的羞耻心和面子。
在自己不断地努力下,他开始逐渐在《新乱世佳人》、《大哥》、《锦衣卫》等影视作品中客串,戏份不多,但好歹是能出现在演员表上的角色。
一直到2006年,王劲松才出演人生中第一戏份多、口碑好的作品——《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让他崭露头角 戏内严肃戏外很可爱
这部拥有9.7豆瓣评分的《大明王朝1566》开播后引来不俗反响,王劲松饰演的杨金水在角色尺度、人物诠释上拿捏的准确到位,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的杨金水。
这之后,他又在《恰同学少年》、《哑妹》、《现场铁证》、《我的燃情岁月》中有出色表现。
可即便是王劲松演技精湛,拍的作品也不少,早年的他也面临着众多演员面临的困境——脸熟,但不火。
王劲松这个名字是在2017年才被公众慢慢熟知。这一年,由他出演的《大军师司马懿军师联盟》获得了极高口碑,他也凭剧中荀彧一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两年后,他又凭《破冰行动》中林耀获一角顺利走红,并获第26届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男配角。
但好演员,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
剧中简单的几个镜头,都是王劲松为了达到绝佳的效果而付出的辛苦努力。
拍《大明王朝1566》杨金水失势装疯的那场戏,剧组特意请了中医先生,避开穴位扎了四十多针,全部都是实实在在的扎进肉里。因为赶上中午吃饭,时间一长身体产生排异反应,针就开始往下掉,等到开拍的时候,没办法又重新扎了一遍。
拍《边城》时,为了更好诠释日本军官一角,他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日语,和专业日语人士交流也丝毫没有障碍;
拍《北平无战事》时,硬生生将自己变成了"老烟民",在剧组四个月的抽烟总量超过了之前20年的总和;
拍《推手》时,剧中那个被打碎的古董茶杯是他自己准备的,同时也是真的具有三百年历史的真古董。
这股对拍戏追求到极致的职业病也不自觉地被他带入到生活中。
就像开头提到,他在上海电视节的论坛上,就公众怒斥一些年轻演员不专业。这番激烈的发言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力挺,同时也让不少人对王劲松产生"严肃"、"严厉"的印象,实际上,生活中的王劲松有着不符年龄的可爱感。
爱好喝茶的他常常"以茶会友",私下更是一个吃货。
尽管因为年龄和题材限制的缘故,王劲松大多数时间都在给年轻演员当配角,出道三十几年,王劲松演主角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有人会为他鸣不平,认为这么好的演技,演一辈子配角,甘心吗?
每每问及这类问题,王劲松总是一脸淡然,在他看来,只要能演好戏、演得过瘾,无论是配角还是主角,都很有意义。
不争夺光芒、不惧怕黑暗,不争不抢、乐于其中,这大概就是王劲松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