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批扶贫题材文艺作品相继涌现,以求真求善求美为旨归,以崇高的立意与深厚的使命感,记录着历史的记忆与现实的巨变,追逐着时代的浪潮与未来的愿景,展现着乡村中国的魅力与光芒。电影创作领域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绩。《十八洞村》《南哥》《李保国》《秀美人生》《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千顷澄碧的时代》等影片,均以充沛的情感、独特的创意、丰富的个性,开拓主旋律电影创作视野,获得关注和喜爱。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办之后,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在全国上映,引发关注。该片主要取材于河南省兰考县脱贫攻坚的故事,并吸收了全国各地脱贫攻坚一线的事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将我国脱贫攻坚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生动写实、纵横捭阖地呈现在大银幕上。
影片融入全球视野、现代眼光与历史关怀,在思想深度、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准。导演宁敬武为影片深植了一种沉潜的主体意识、深厚的文化担当与独特的诗性魅力。
《千顷澄碧的时代》讲述了一心想在自己的专业理论中寻找中国农村出路的金融专家芦靖生,在准备出国深造之际,被派到兰考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县委副书记范中州、乡党委书记韩素云相遇在兰考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接续奋战,攻坚克难,这座贫困县终于得以“摘帽”,绘就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美画卷。影片不仅聚焦芦靖生在农村最基层的扶贫工作以及情感走向和思想演变,而且以较为简明的节奏、流畅的韵律与时空交织、复杂多变的叙事,刻画了以范中州、韩素云和芦靖生为代表的扶贫工作干部形象。同时,以较多篇幅描绘了颇具代表性的各类群众,展示了干群关系的“鱼水情深”。
值得注意的是,《千顷澄碧的时代》还在最大限度上延展了叙事时空,让兰考的扶贫工作联系着省里的指导、国家的政策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宏伟期许。通过对影像文献里的黄河泛滥景象、电影《焦裕禄》片段的不断借用,激活观众对于焦裕禄的共同情感,感受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响,让见证历史、观照现实又走向未来的精神激励照进当下。
影片对扶贫过程中的挑战描摹生动真实,每一种挑战,都是一种常见问题的浓缩典型。对于国家政策的解读非常诚挚,没有流于表面,每一个解决方案的过程都解释清晰。金融扶贫模式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也在影片中得到了生动体现。这正是影片坚持立足中国国情、直面现实的艺术勇气。也正是因为重视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影片才能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流转的生活之中,讲述更加难忘的故事,发现更加动人的情感,展现更加美好的风景。
纵观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屡拒资助的顾大局识大体的群众韩大爷到最终选择支持而从国外回到黄河岸边的芦靖生女友,从默默为女儿买药治病的韩素云之父到主动向父亲问候示好的范中州之子,都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美丽心灵和美好期许。
影片结尾,芦靖生在黄河边表达愿望:“未来中国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在小学生们的齐声朗读和悠扬歌声里,航拍镜头下的蜿蜒黄河与千顷澄碧,以其壮美的画面延展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作者:李道新,为北京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2021年03月25日 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