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影展27日放映场次,《吉祥如意》观影过程中一直有抽泣声,结束之后全场鼓掌。
非常出乎意料的一部影片,非常打动人。
一,无限趋近于真实的力量。
不能如常交流,却以这种看似无意识的方式将兄弟姐妹挂在嘴边。
影片中大舅说起三舅,早年他没有得病的时候,工作非常好,也特别顾家,对这个家的贡献非常大。
他略微低着头一件一件细数,“他(三舅)说你家孩子多,每次从他那里过,米啊面啊都一袋一袋搬”;都是亲人手足间帮衬的小事,没有哪一件单独列出来能叫人动容,但命运的残酷和粘稠的情感都很触动人。
很打动人。
《吉祥如意》非常微妙,营造了一种无限趋近于真实的氛围。
电影中的所谓“演员”,除却丽丽的角色之外,其余所有人都并非通常理解中的职业演员,而是生活中大鹏导演的亲人。
姥姥、舅舅、舅妈,父母,真实的亲人。
你说这是“纪实”吗?这并不是纪录片,类别属于电影;但这又无限趋近于真实,真实的意外,真实的悲剧,真实的血浓于水的羁绊。
大鹏导演的舅舅、舅妈们显然都不是专业演员,都不懂表演技巧,但真实本身就很打动人。
电影中,姥姥死后,谁来照顾三舅成了问题。
吵架的场面,实在太真实。
很难想象这一段争吵是提前设置安排的还是自然发生的。
也非常有代入感。
我不是东北人、没见过这样的冰天雪地,我也没有这么多舅舅,但这些都不影响我被带入其中、与之共情。
从本质上说,《吉祥如意》拍出了真实的“家”和“家族”。
影片最高明的地方,或许是一种近乎朴素的凝视立场。
倘若再煽情一些,往温暖的地方走一侧,则有可能让人想到鸡汤;倘若再残酷一些、鸡飞狗跳一些,又会让人觉得意兴阑珊。
而《吉祥如意》让人觉得,克制又真实,朴素又悲悯。
《吉祥》之后的后半段《如意》,登场方式非常独特。
镜头对准观影时观众留下的泪水,再转向大鹏,转向拍《吉祥》的幕后画面。
拍摄期间就是两组人马,一组拍家里人的故事,另一组拍大鹏怎么拍这些故事。
饰演三舅女儿丽丽的专业演员,问当事人本尊: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十年不回来。
本尊沉默。
让人不由一声叹息。
切入后半段,场景和所谓“次元”似乎都有变化,但这种“记录幕后”式的影片语体风格中,讲述的核心重点依旧没变,依旧是家人的情感羁绊。
只是又加入了代际差异等视角。
镜头里大鹏导演的姥姥病重,有人高喊“别哭谁都不要哭”,但三舅在哭;旁边的小辈哭着高喊、告诉众人“三舅在哭”,场面让人很心酸。
《如意》中,大鹏透露他起初是要拍姥姥,具体能拍出什么他也不能确定。
没有想到的是姥姥病重亡故,他拍下了以如何安置三舅为轴线的故事。
他一度无故担心自责“是否是因为我拍片,姥姥才会这样”。
这种意外的不确定性,内容素材一定程度上的“原生态感”,奠定了《吉祥如意》和其他影片不一样的基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吉祥如意》动人,或许是因为切中了这个时代“空巢式”家乡的普遍状态;让诸多离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突然被家的羁绊感烫到。
事实上我反而很期待《吉祥如意》上院线,很想再仔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