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大家最关心什么?
年终奖嘛!
Sir今天没有福利要发,但可以带你们看别人发福利。
电影圈每年也会发年终奖,不过名字逼格高一点:
××年度十佳。
而且每年有不同“老板”,根据自己口味选出片单,既是奖励,也是分享(嗯没有钱)。
分析这帮“老板”的品味偏好,是Sir每年一大乐趣。
这不,前两天一位业内大老板就率先公布结果。
《时代》杂志,2020年十佳电影。
且,排名分先后。
看到这个片单,Sir的表情,大概是这样。
嗯,一位十分有性格的“老板”。
他的选择不一定服众,你也可能会质疑他的品味或者用心。
但Sir相信。
电影,不是批判对与错,黑与白的工具。
它的魅力恰恰在于包容。
包容不同的喜好和观点。
也包容所有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种族不同的人,各自珍贵且真挚的感悟。
从这点来说,这份片单值得一品。
开盘。
TOP 1
《第一头牛》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约翰·马加罗 / 奥赖恩·李 / 勒内·奥贝尔若努瓦 / 托比·琼斯
口碑极度割裂。
面对普通观众,表现平平:
豆瓣7.6,IMDb7.0,烂番茄爆米花指数59%。
而面对较专业的影评人、媒体人……
堪称惊艳:
专业影评网站MTC评分89,烂番茄新鲜度96%。
更值得注意:
在另一个榜单,世界顶级权威电影网站Indiewire首席影评人Eric Kohn评出的2020年二十大佳片中,《第一头牛》依旧是第一。
换句话说——一部行内有门道,行外不热闹的作品。
Sir越发好奇,它有啥魅力。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拓荒时期的1820年代。
来西部闯荡的厨师Cookie,救下被俄国人追杀的中国移民King Lu。
两人好不容易捡回条命,又都长期受压迫,一见如故。
决定共同在蛮荒西部碰运气。
那里生存条件恶劣,拓荒者们普遍营养不良,还面临疾病、野兽、印第安人的威胁。
主角二人一合计,搞点小生意呗。
一个当厨子,一个当商贩,搭伙开了家甜品店。
核心原材料,当地老大刚刚订购的一头奶牛。
别误会。
这可不是什么天使投资。
俩外地人,原始资本积累,只能靠偷。
每天趁着夜晚跑去挤奶。
因为有奶香加成,他们家做的甜点味道好,价格还不贵,很快在拓荒者中间打开名气。
销量爆涨,顾客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
两人生意越做越好,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美国梦,直到被当地的老大发现,不得不逃亡。
故事听起来没啥特别啊?
Sir看到结尾,也特别平静:
在疲于奔命的分散又重逢后,两人精疲力竭地躺在河边林间的一块空地上安静地睡了过去。
完。
这……年度最佳???
等等。
如果把结尾和电影开头连起来——故事神奇地“生”出另一个故事。
电影开场:一个穿着羽绒服的现代女孩,在河边的小树林里,发现两具白骨。
开场就交代结局:
一个美国人,一个中国人,曾为了一个致富梦,共同奋斗,以至于生前同寝,死后同眠,直到一百多年后才被人发现。
如果只把它看成一则哀叹梦想的悲剧,想简单了。
它的表达,从选片人的理解中能窥见一二。
选片人Stephanie Zacharek这样评价这部电影:
“这是一个提醒:所有美国人今天所拥有的,都是从那些在白人知道前就存在于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那里偷来的,而不是借来的——这些先辈丑陋的行为是今天繁荣的基础。”
但同时,她也说:
“《第一头牛》是这片被我们称为美国的荒芜之地中的一首歌,在那儿,柔情仍然是最珍贵的东西。”
意思大概明了。
但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依然很难理解。
在Sir看,《第一头牛》最珍贵的不是想法。
而是不带任何偏见的,纯净的洞察。
导演凯莉·莱卡特并没有控诉什么,只是把视角放在了那个年代两个弱小的普通人身上。
电影有温柔的A面——把那个蛮荒时代的残忍、掠夺、压迫,以及充满话题性的美国种族历史等讨论,放在两个底层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友谊上。
亦有残忍的B面——感动背后,是美国梦碎成一地的声音。
取哪一面,不取决于你站哪边。
而是你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TOP 2
《科尼采夫》
导演:亚历山大·讷讷乌
主演:Razvan Lutac / Mirela Neag / Catalin Tolontan / Tedy Ursuleanu / Vlad Voiculescu
这部罗马尼亚纪录片Sir曾经详细说过,《令人发指的真实纪录片,用命曝光的黑幕,不该只有127人知道》。
事情起源于一场意外火灾。
27人死亡,180人受伤。
导致总理引咎辞职。
有点小题大做?
这只是一个开始。
受伤的人中,37人重伤送院治疗。
结果四个月内,伤者全数死于严重的细菌感染。记者镜头里,住院患者的伤口处甚至长了蛆虫(不是医疗手法,是医院状况堪忧)。
甚至还有轻伤的人,因为住院感染加重,直接死掉。
事情一曝光,举国哗然,群情激愤。
查。
一查到底。
可是在罗马尼亚,远没有这么简单。
从消毒剂不合格,查到山寨药厂垄断供应链;
从医院管理不当,人员短缺,查到上下其手的惊天腐败。
最后,政府、卫生部、医疗系统、医药系统……卫生部长、前市长、前院长、现市长,没有一个干净。
连大选结束选出来的,新的党主席,也是一个手上就经营着19家医院,吃人血馒头的腐败头子。
没救了。
注意,这不是电影,而是纪录片(现实)。
换言之,这是罗马尼亚过去几年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种程度的恶,固然能轻易引起公愤。
但善意,更需要被看到。
《科莱采夫》真正的主角们,是那些藏在镜头后,默默地为揭露这些丑闻而战斗的调查记者。
这也是《时代》杂志选择它的原因:
这也深深地印证了,调查性新闻在任何一个试图歪曲真相为自己服务的国家里的力量和必要性。
这一票,Sir跟了。
TOP 3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导演:艾伦·索金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 / 艾利克斯·夏普 / 萨莎·拜伦·科恩 / 杰瑞米·斯特朗 / 约翰·卡洛·林奇
同时也是Sir心中的年度十佳候选之一(写过,《好莱坞以电影为檄文向总统开炮,今年大选,谁将离开白宫?》)。
一群反战活动家因在1968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共谋煽动暴力而受到审判。
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审判之一。
电影的优秀,两个关键点:
一,导演兼编剧艾伦·索金。
招牌式高密度、精准有力的台词设计,穿插历史和现实的剪辑,用庞大的信息量推动观众去了解这场审判的前因后果。
法庭上的勾心斗角,唇枪舌剑,两派政治观点的针锋相对,最后营造出一场酣畅淋漓的观影效果。
这是电影技法上,最“好看”的地方。
二,则是戏里戏外的隐喻。
十月中旬上线,碰上2020美国大选战至最酣。
这部片,给一贯标榜自由进步价值观的美国进步派群体,狠狠打进一管“鸡血”。
尤其电影中对2020年社会现实的反映,刀刀见血,字字诛心。
呵呵。
原来,相同的事依旧发生(压迫、歧视、滥用权力),世界从未改变过。
而电影,却是一面善变的镜子。
如果你能从中看到历史的荒诞。
它也能照出你内心的悔恨。
TOP 4
《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导演:斯派克·李
主演:大卫·伯恩
导演斯派克·李,理念依旧超前。
把百老汇经典“搬运”上网——在105分钟里呈现出一场完整的,高水准的百老汇演出(电影同名作品)。
主角大卫·伯恩,苏格兰裔美国歌手、词曲作家、音乐家、唱片制作人、艺术家、作家、演员以及电影制片人。
美国新浪潮音乐的传奇乐队“传声头像(Talking Heads)”的主唱兼吉他手,早在2002年就和乐队一起入选过摇滚名人堂。
更曾在1988年,和坂本龙一、苏聪一起凭借《末代皇帝》拿到过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
Sir很难从电影的角度去评价这部作品。
它更像是一部脱离“电影”基本形式的“演出录像”。
“这不是一部故事电影,而是老导演斯派克李拍摄的美国老歌手之百老汇音乐会,简约的舞台形式,生动地纪录片处理,19首歌曲演唱下来,气氛热烈自然,让观者像直接到百老汇看了一场精彩现场音乐会,不错!”
——导演谢飞
它的纪录和传播价值,远大于纪录片的水准本身。
至于它想要表达的主题?
《时代》评价:
“李完全抓住了伯恩意图的紧迫性:(不论)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生活我们都必须保持联系。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且根本的原则。”
这个原则,纪录片最后一幕展现得很动人:
演出结束,作为传奇音乐人的伯恩,推着自行车从侧门出来,然后骑着车离开,和普通人一样。
融入城市,融入生活。
TOP 5
《情人的摇滚》
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主演:Amarah-Jae St. Aubyn / 迈克尔·沃德 / Shaniqua Okwok
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曾凭借《为奴十二年》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个电影来源于他和BBC的一个剧集创意,用6集讲述5个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伦敦西印度社区的不同故事,但之后这五个故事被他扩充成了五部长片电影。
《情人的摇滚》是第二部,也是最短的一部。
由于目前还在上映期,所以Sir也没法看到。
《时代》给出的入选原因是:
“虽然它是系列中最短的一部,但它使人催眠般的美丽是不可估量的。
它捕捉到了只有那一个夜晚的能量和希望,以及在更大,更冷的世界中寻求慰藉和团结的意义,在仅仅68分钟的诗意中就捕捉了一个时间的宇宙。”
又是诗意又是宇宙的……
这种中学作文式措辞,Sir觉得除非好炸天,不然都是尬吹。
且蹲一个资源吧。
TOP 6
《艾玛》
导演:奥特姆·代·怀尔德
主演: 安雅·泰勒-乔伊 / 强尼·弗林 / 比尔·奈伊
经典英伦爱情喜剧又双叒叕翻拍了。
简·奥斯汀原著。
主人公艾玛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富家少女,曾发誓终身不嫁。
但她最大的爱好却是当红娘,在各种乱点鸳鸯谱间,意外坠入爱河,最后获得了真爱。
画面美,风景美,调色美……
Sir的意见:
推荐美术生,西方文学爱好者,服装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以及朋友圈网红摄影师观看。
此外,实在找不出入选十佳的理由。
TOP 7
《狼行者》
导演:汤姆·摩尔 / 罗斯·斯图尔特
主演:肖恩·宾 / 霍纳·妮芙茜 / 伊娃·惠塔克 / 西蒙·迈克伯尼 / 汤米·蒂尔南
导演汤姆·摩尔的作品《海洋之歌》曾在大陆上映过,超过13万人打出了8.8的高分,上影节最佳动画,还提名奥斯卡。
这一次的主题依旧是爱尔兰民间故事。
讲述一个11岁女孩罗芬的神奇经历,探讨人与自然,秩序与野性之间的关系。
就预告来看,画风清新可爱。
目前豆瓣开分8.3,IMDb8.4,评价也是一片叫好。
显然,导演又一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目前Sir还没有看到原片。
《时代》的选片理由也非常淳朴:
irresistible。
无法抗拒。
TOP 8
《无依之地》
导演:赵婷
主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大卫·斯特雷泽恩 / 德里克·贾尼斯 / 泰·斯特雷泽恩
Sir今年最期待的作品之一。
两个名字:
赵婷 麦克多蒙德。
科恩嫂的实力,我们在《三块广告牌》里见识过。
放下“华人之光”的伪光环,赵婷也是当下全球最瞩目的女导演之一。
三部长片,部部强大。
处女作《骑士》,入围戛纳。
漫威马上找她执导女性超英《永恒族》。
还有这部刚刚登陆北美院线的《无依之人》。
两位女性创作者首次合作,不久前已经过威尼斯官方认证(摘下金狮奖)。
电影讲述了一个60多岁的女人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去一切,成为居住在货车里的现代游牧民,流浪人生。
外媒纷纷夸赞赵婷敏锐地捕捉到了美国社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缝隙,用一部类似于公路片的类型,展现出了电影的“诗意”。
不奇怪。
赵婷大部分人生,就是在美国西部原野度过的。
而且,赵婷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她的观察和表现之细腻,几乎让作品跨越空间和背景的隔阂。
主人公有一句台词听起来很扎耳:
我不是homeless,我只是houseless。
房子和家。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这都是让成年人共情的两件事。
都说家是安放灵魂的地方。
那漂泊的灵魂呢?
不配有家吗?
Sir去翻了翻剧照,电影的光影很淡,穿透世俗,并透出一丝凉意。
这大概就是导演不经意得出的结论:
有家之人,无依之人,其实并不矛盾。
TOP 9
《朱尼滕小姐》
导演:Channing Godfrey Peoples
主演:妮可·贝哈瑞 / 肯德里克·桑普森 / Alexis Chikaeze
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
前选美选手,现单身母亲,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新选美冠军。
背景却很复杂:
种族,成长,母女,教育,以及多元文化。
个个都踩在美国社会矛盾的G点上。
这剧评价也非常直白了:
"Miss Juneteenth is a tapestry of a whole community, a reminder that this country is much bigger—and richer, and more diverse—than we tend to think."
翻译成我们的语气:美国比想象中要大得多,要坚定地走“多元文化”的路线不动摇……
政治正确虽迟但到。
TOP 10
《比尔和泰德寻歌记》
导演:迪恩·帕里索
主演:基努·里维斯 / 萨玛拉·维文 / 安东尼·卡里
豆瓣5.9分,IMDB6.1。
本以为是这个片单的最大败笔。
结果一看,真让Sir发现了一个宝藏。
前两部《比尔和泰德历险记》《比尔和泰德畅游鬼门关》上映于1989、1991年,时隔三十年重启。
这是个非常胡来的电影系列。
品品第一部剧情:
两个酷爱玩音乐的少年为了通过中学历史考试,乘坐穿越时空的电话亭把各种历史名人绑架到学校来场外应援。
比如弗洛伊德、林肯、拿破仑,贝多芬、圣女贞德,成吉思汗、苏格拉底……
然后。
试也不考了。
带他们玩音乐,吃汉堡,各种搞怪就是电影主线。
第二部更离谱……
让他们穿越地狱、人间,最后居然把死神找来一起组团玩乐队,脑洞开到天际。
如今原版人马回归,拍了这部《比尔和泰德寻歌记》。
俩主演基努·里维斯和萨玛拉·维文,顶着½的发量,还有5倍不止的肚子,坚持沙雕,堪称不忘初心。
也难怪连《时代》杂志都在大喊“爷青回”。
在毫无疑问的可怕的一年中,谁不需要疯狂,热情洋溢,令人欣喜的乐观情绪?
你能发现,这次片单的评选标准非常飘忽。
它为小众逼格沉醉,也为世俗乐趣呐喊;
时而让你质疑落入政治正确的俗套,又马上展现对先锋表达的力挺。
这就对了。
片单背后,就是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个体。
Stephanie Zacharek,时代周刊的首席影评人。
她还曾做过2015年普利策奖的评委,是个从业很多年的老媒体人。
作为一名美国职业媒体人,她的选片显然有着强烈个人倾向。
坚持自由派的理想主义,关注少数族裔,强调社会进步,反思国家历史……
即便里面有几部电影,Sir绝不会考虑排进自己的年度十佳。
但Sir依然承认这份片单的分量。
电影可以有权威。
那是经验、技术、洞察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足以让业内信服的“权威”。
而不是通过抹杀和捧杀形成的“狐假虎威”。
陈可辛前段时间在自己电影获奖后说过一句话:
“我不捍卫自己的电影。”
什么意思?
作品一经落地,它泛起的所有涟漪,也将成为作品一部分,无法被捍卫。
而真正需要被“捍卫”的——你我真实而不被权威左右的表达。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