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文章都认为,收拾澳大利亚,其实是杀鸡给猴看。忽然想起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菜市口》里面,有一段讲的是把“于谦”押到刑场,故意令其没穿裤子,众目睽睽之下被展览了足足7天,卖出不少门票,路过的大娘都赞叹“真白”。到最后,砍下的头咕噜噜在地上滚,过了红绿灯还停了下,说“好快的刀啊”。
这个相声形容澳大利亚正合适。那些排队围观澳大利亚惨样的,正是堪培拉当局想要联合的盟友们。但让澳方失望的是,这些盟友没几个能靠得住。
与澳大利亚处境相似的加拿大口头上声援,但实际上更关心如何取代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铁矿。该国最大的铁矿石公司“泰克”正在积极示好,希望能够填补减少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市场空间。
为了能够为堆积如山的大麦寻找到替代市场,澳方找上了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但遭到拒绝。往年这些大麦有70%能够靠对华出口消化。可惜印度虽然与澳大利亚接近结成军事同盟,但却不能雪中送炭。
德国干脆连声援这件事都懒得干。默克尔11月30日表态:争取在价值观和利益之间维持平衡。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应该是:主义可以喊,但生意还要做。
虽然有一些德国议员叫嚣要对华采取强硬立场,但对方庞大的人口和经济重要性让柏林方面不敢像澳大利亚一样轻佻、草率和愚蠢。能够迅速遏制住新冠疫情,经济复苏势头强于预期,这令默克尔当局在实现贸易多元化、试图减少对华依赖方面感到棘手。
在拜登胜选之后,欧盟方面开始表现得越来越强硬,还利用人权等问题来干涉别国内政。对德国而言,这些都是不和谐的音符,更是潜在的风险。如果中欧关系恶化,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德国。能够肯定的是,德国不会像澳大利亚那样傻乎乎地当“出头的椽子”,而是会审时度势,该发声时发声,但又会小心翼翼维护双边关系,管控分歧。
新西兰虽然为澳大利亚帮腔,但也别指望能够真的两肋插刀。新西兰对华出口的很多产品与澳大利亚相似,譬如说葡萄酒、畜产品等。收拾澳大利亚,某种程度上也是给新西兰一个隐晦的警告。
英国《卫报》直言不讳地指出,澳大利亚这种“虾米国家”根本无法撼动崛起中大国。美国《纽约时报》则认为,澳大利亚不惜搞砸与自己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就是为了向美国展示自己的价值,从而取悦白宫。
一句话总结:西方盟友看澳大利亚的眼神,有一种关爱弱智儿童的怜悯与慈祥。
到了这个地步,可以确定“五眼联盟”之一的澳大利亚无法从盟友那里得到实质支持来解决目前的困境。因此澳方又开始新一轮的“装”。譬如在很多人看来,澳方已经在3天之内2次放软话:
莫里森12月1日为“漫画事件”降温,声称“现阶段工作重点是建立对话”,“不应再进一步放大(争端)”。
到了12月3日,莫里森在记者会上放弃了强硬的指责,放低了姿态,声称“共同繁荣符合两国利益”,还要寻求“建设性的联络接触”与“愉快共存”。
但使用“温和的语言”,并不意味着澳方诚心诚意地想改善关系。在堪培拉方面3天之内连续2次“放软话”的背后,是一系列充满恶意的行动。澳方毫无诚意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就在12月1日,澳大利亚军方宣布要与美国一起研制超高音速导弹。目的就是要对抗中俄等构成的所谓“威胁”。
2、澳大利亚议会在12月3日通过新法案,授予堪培拉方面否决各州与外国达成协议的权利。此举将进一步恶化中澳关系。众所周知,堪培拉方面一直阻挠和破坏维多利亚州参与“带路倡议”。
这个新法案宣称,只要堪培拉方面认定相关协议与澳大利亚的对外策略不一致,就可以予以撕毁。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的那些政客们以后破坏两国关系的动能将更强。
3、继续炒作威胁论。澳大利亚国家情报局(ONI)毫无根据地妄称本国媒体遭到外国控制,并继续将矛头指向崛起中的大国。
4、澳方根深蒂固的歧视与敌意不会改变。譬如澳大利亚的一个博物馆,就公然在疫情问题上继续污蔑和抹黑,并刻意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分裂势力。在受到关注和批评之后,仅仅口头表达歉意,却坚决不改。
作为一只“落水狗”,澳大利亚只是表面上装个可怜,其实一直憋着咬人。澳方从来都不认为侵犯别国核心利益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为自己贸易上的损失感到肉疼。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两国不会再有伪装出来的“友好”。继续与澳大利亚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维持什么和睦的氛围,太累,既不值,也有损心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痛打“落水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