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毁海洋引众怒,这部触目惊心的纪录片告诉你,更可怕的海洋杀手竟然是这…

蘑菇资源网影视资讯人气:125时间:2021-04-15 10:30:28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这两天一条新闻让全球都炸了锅:日本要把福岛核电站的废水排到太平洋里......

虽然日本政府声称会严格处理以达到排放指标,但废水中含有的核有害物氚(chuān)是不可被处理掉的,所谓“达标”纯属无稽之谈。这次“排污”究竟会引发怎样的后果,也是众说纷纭。

唯一能确定的是,无论结果如何,全人类都要共同承担代价。而此时疫情还没过去,人类完全没有从灾难里吸取任何教训。

日本损己不利人的行为人神共愤。但如果说,我们每个人正在以“合乎情理”的隐藏方式长期破坏大海的生态,你敢信?

今天就和叔一起来看看这部有关海洋破坏更多真相的纪录片《渔业阴谋》,还是“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监制的,目前豆瓣评分8.7。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阿里·塔瑞兹是个90后,影像和叙事风格都明显比较年轻化。他喜欢用第一视角去探索真相,也会用很多具象的数据、动画和图表,来解释存在的各种现象,使其易于理解。

为了让观众更清晰地知晓什么是“阴谋”,导演用了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告诉观众他得到的真相。跟随他的脚步,我们可以慢慢打破固有认知,发现那些被操纵、被掩盖的信息,重新认知海洋和我们的关系。

导演首先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来讲故事。作为一个致力于海洋环保的人,他起初和大众一样,也认为海洋里的塑料垃圾是最大的生态杀手。毕竟媒体、环保组织,全是这么宣传的,许多海洋塑料垃圾的影像也十分触目惊心。

但两年前,一条新闻使他感到震惊:日本不顾禁令,时隔32年重启了商业捕鲸。作为英国年轻人,导演接受到的信息一直是鲸鱼吞下塑料垃圾才导致大量死亡,捕鲸行业早就是历史了。这条新闻完全打破了他的认知。

于是他决定去探索,捕鲸对海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有一些其他意外发现:日本在捕鲸时,也会顺带把海豚赶进海湾进行捕杀。这个故事,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就已经讲过了↓↓这部影片也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海豚湾》的拍摄者理查德•贝瑞,也再度出镜为阿里现身说法:比起塑料垃圾,捕杀海豚所造成的后果要严重得多,这是从内部在破坏整个海洋的生物链。

人类捕杀海豚有多疯狂?为成功抓到一只活海豚高价卖给海洋公园进行表演,平均有12只海豚会在这个过程中死掉。

另一个说辞也很可笑:海豚太多把鱼吃了,杀了海豚是为了保护鱼群。

实际上,海豚是为人类的贪婪背黑锅。由于过度捕捞,海鱼数量锐减,于是渔民决定把处于食物链较顶层的海豚杀掉,以增加鱼获。

导演阿里和团队到著名的“海豚湾”太地町进行拍摄,还没拿出设备就会被警察盯上,酒店里也有窃听装置。为了经济利益,日本政府如此费心费力掩盖真相。

当然,我们中国也并没有好到哪去。过度捕杀的很多海产品都流入中国消费掉了,包括以残忍方式割下来的鲨鱼翅。由于暴利,鱼翅行业甚至还被黑道操纵,和贩卖毒品没什么两样。但吃鱼翅偏偏就是合法的。

更可悲的是,鲨鱼被人类塑造成凶猛生物,但每年被鲨鱼攻击致死的只有10个人,每小时被捕的鲨鱼是1w 。

层层捕杀,最终的结果是怎样呢?鲸鱼作为海洋顶端生物,以下一层生物为食,下面的再以此类推。当顶层鱼类被人为减少,下面的鱼群会先过度繁殖,形成产量增加的假象,接着再因为食物资源不够而大量灭绝。于是人类又再度杀掉顶层鱼类,又陷入恶性循环......

大到鲸鱼,小到海洋微生物,都在这个循环中。你以为不杀其他生物就是仁慈,但已经间接杀死了他们。

就用鲸鱼来举例,过量捕捞其他鱼类,已经让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连本该属于海鸟的鱼,他们也得去抢。所以海鸟们又没有活路了。

商业捕捞破坏生态循环的做法还远不止如此。比有目的地捕杀鲸鱼、海豚、鲨鱼更可悲的 ,还有自以为是的环保。

为了增加捕捞产量,渔船们把网越撒越大,很多非目标鱼类也进入网中。接下来看似是把它们放生了,但已经在岸上待了数个小时,或是被渔网刮伤的它们早就死亡了。

再用海豚举例。日本捕杀海豚已经深深影响了海洋环境,而“意外捕捞”造成的影响更甚。单法国一个国家,每年“意外”弄死的海豚就是日本的十倍。这个现象,已经被法国政府隐瞒了三十年。

按照计算,每捕捞一只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金枪鱼,差不多要误杀六七只海豚。

你也许会想,放弃自然捕杀,把一些鱼类进行人工养殖会不会更好呢?本来设想是挺好,但坏就坏在,人的需求实在没有止境,养的鱼太多了。

被圈养的鱼们吃的饲料是啥?其实还是靠其他底层鱼类加工的。养得鱼越多,就越需要更多小鱼小虾来喂养,同样还是对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养殖鱼也只能在拥挤的区域活动,身边满是同类的排泄物,身上长满海虱。看到此情此景,还想吃三文鱼吗?↓↓

养殖还会产生很多有机污染物,包括鱼的粪便、寄生虫,以及大量的死鱼。苏格兰每年养三文鱼搞出的有机污染物数量,都和自己国家人口制造的污染物一样多。

关于过度捕捞的最后一个隐藏真相,则完全打破了我们的常规认知。影片开头,导演阿里也和所有人一样,认为生活里的塑料垃圾是海洋杀手。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塑料污染物是渔船们随意抛下的渔网和各种工具。

导演给出一组对比数据,海里的塑料生活垃圾,只占0.03%,剩下的垃圾全是捕捞所用的渔具。单是渔网拖线的长度,就可以绕地球五百圈。

这些渔网的可怕之处还在于,使用起来像犁地一样刮过海底,海床上从此寸草不生。渔网要是坏了,就割断就地扔掉,任由误入其中的鱼们被缠住致死。

但是长久以来,所有环保倡议全部都指向了塑料吸管、塑料袋,对于商业捕捞中的塑料污染则只字不提。

导演试图访问了几个环保组织成员,他们有颁发环保标志的资质。按照这些组织的说法,认证标志用来提示消费者,某种海产品在被捕猎的过程中没有误杀海豚或造成其他污染。

但当向他们发问,你们有确认过吗?你们如何保证操作合法性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很可笑:我们也没法百分百保证。

渔船太多,监管太难,派出的监察员会被行贿甚至杀害,所以各种条款并不能被落实,但环保标志还是照发不误。

而当问到最关键的问题,你们知道最大的塑料污染其实是各种捕捞渔网吗?倡导不用塑料的环保组织们全部太极大法好。

说来说去,颁发环保标志什么的,也是个产业链。比如最大的海洋管理组织——海洋管理委员会,其中一个创办人就是联合利华集团的高层。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联合利华是快消品巨擘,但当初也是靠海鲜零售起家的。捕鱼的给自己做捕鱼合法的认证,这是啥神奇操作?

更神奇的是,这个管理委员会,每年靠颁发环保标志获利几千万英镑。

政府、企业、环保组织、渔民、媒体,全都在这个欺骗链条中,没有人说出过度商业捕捞的真相。消费者以为自己在保护环境,其实真正的有效性微乎其微。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日复一日成为了这个破坏链条上的一个终端。

再回到开头的“日本排污”问题,口正直体嫌的美国,一边支持日本排污水,一边又赶紧制定需要被抵制的日货清单。这个世界早已经习惯了互相欺骗……

如此可悲,但又如此无能为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接受地球的报复。《渔业阴谋》中提到了两种恶果:自然报复,和人类自己的残杀。

鱼类生活在海里,可以搅动洋流,吸收海面上的热量。鱼群滋养的海底植物,更可以锁住比热带雨林多几十倍的二氧化碳。但现在,海洋的调节功能正在逐渐丧失。

真正受到保护的海域只有不到1%,还怎么指望海洋调节环境呢?

比较难以想象的是,海洋污染也带来了人类的弱肉强食。发达国家经常偷偷进入弱势国家的海域去抢鱼类资源,许多靠海而生的居民开始经历饥荒。

索马里海盗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鱼都被抢光了,实在没有生计。埃博拉病毒的出现也是因为沿海居民没有鱼吃,转而去吃野生动物造成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还以另一种方式被卷进竞争中。泰国为了多捕一点虾卖出去,不惜奴役船员,甚至把反抗者悄悄杀掉。这种行为其实也被官方默认了,导演阿里为了采访到船员,差点被警察抓了。

看完这些,脑子里也和导演一样只有三个字:“毁灭吧!”客观来说这一天并不远,按照推算,大概2048年海里就啥也不剩了。

理性一点说,纪录片传递的观点还是比较主观的,号召所有人不吃海鲜,甚至做素食主义者,不现实也不太科学。但我们确实需要反思:目前的消费习惯真的没有问题吗?很多浪费真的不可避免吗?

积极关注当下内卷的我们,其实正在被卷进更大的风浪。逼着孩子们为长成“人上人”而竞争,可是几十年后恐怕他们连获得正常的生存环境都成问题。

只为眼前而焦虑,看不到或者不拿根本性的伤害当回事,是另一种鸵鸟心态。

作为能力有限的普通人,面对这场“渔业阴谋”,能做的或许只有让自己的生活尽量简单质朴一点。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必要的口腹之欲,能免则免吧。

此时又突然想到,日本执意污染太平洋的行为,让不少人表示从此要对海鲜敬而远之。下一轮循环里,新发生的和被改变的,究竟又会造成怎样一个局面呢?

总之一句话,新冠疫情只是自然对人类无度糟蹋地球惩罚的开端。不知收敛的国家行为也好,人性欲望也罢,最终都会以你想不到的报应方式,一一降临。

尽管不停嚷着“毁灭吧”,能做啥,还是做点的好。

(友情提示:想看影片的,B站就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3 天天影视

极速影院

电影天堂

电视剧

综艺节目

樱花动漫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