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分为两种,一种是靠着别人的馈赠,然后施以援手,让被救者感激涕零,以此达到全心全意信仰拯救者的目的,另一种则是让被救者短时间内获得拯救,长时间内完成自救,最终,拥有自己拯救自己的能力,此后再也不用寄希望于别人。这两种拯救有何区别,前者建立信仰,让这个世界相信英雄,期待英雄,后者则是让被救者相信自身,自己就是自己的英雄。
当然,以这两种观点作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很多,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前一种观点的体现。其实也不能说是推荐,不过是分享一下对前一种观点的另一种看法。毕竟,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载誉很高,本片就是《特蕾莎修女》,目前为止豆瓣评分为8.5,这是一个很高的分数,这个分数也说明本片在部分影迷心中的地位。
然而我今天要说的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不同感受,诚然,这是一部制作上非常精良的作品,导演在逻辑梳理以及整个故事脉络上显示出来的是流畅,是一种顺其自然般的流畅。但越是流畅的作品,就越发能体现出来创作者的初衷,而这种初衷之下的拯救,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特蕾莎修女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本片作为这个人物的传记方向的一部作品,它流畅的体现了特蕾莎作为一个阿尔及利亚人,走出修道院,来到印度的街头拯救穷人,本片横跨半个世纪,为我们展现了修女特蕾莎的善行以及她的善行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载誉——诺贝尔奖以及华盛顿颁发的自由勋章等等。
这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真实存在的,她的事迹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的,然而我为什么给不了好评呢?当然,我并非从电影本身不带有任何观点出发去看。单就这部电影而言,《特蕾莎修女》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这个上文说过了,这部电影本身符合一个传记类影片的所有属性,导演在整个过程中异乎寻常的流畅也体现了自己高超的指导技术。然而要认同特蕾莎,就必须选择一个角度,而这个角度则是认同与不认同的关键。很明显,这个角度我并没有按照导演要求的去看。
特蕾莎修女的善行是肯定的,但她的善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就是基督教。特蕾莎的身份是一个布道者,布道者自然要有自己的信仰,将善行建立在自己的信仰之上,然后推行出去,看似是在广泛的区域内传播爱与关怀,实际上是在推行基督教,进行宗教传播。这一点要分开看。而导演弱化了这种宗教的传播的戏份,转而是塑造特蕾莎一个宗教的叛逆者的形象,但是最后,我们分明看到特蕾莎还是受到了她所在宗教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则是特蕾莎最最倚重的。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如果将宗教作为一种统治者,那么特蕾莎的善行不过是这个统治者的统治范围内的一种可控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能动摇统治者的根基,反而是会让统治者的名誉得到修缮,那么这个时候再来看特蕾莎的善行,就不会像她所展现的那样道义斐然了。
我并非是在恶意揣测特蕾莎的善举,可能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过是一种布道的工具,对于接受救助的人而言,特蕾莎没有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面貌,也没有让他们能有所觉悟。当然,救助别人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不过这种正确却不会让被救助者发生本质的变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宗教而言,教众的皈依是他们愿意看到的,而教众的觉醒则是万万不能的。
特蕾莎的“善举”纵观全片来看,都是起到一种让更多的人皈依到基督教的行为,她之所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且获得很多奖章,以至于后来梵蒂冈也答应了她的这种要求,一定程度上跟她在印度这个基督教不好打开局面的地方打开了局面,仅此而已。因为那样一来,基督教在世界上的教众就更多了,这对于整个基督教世界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然而片中着力体现的特蕾莎和修道院院长之间的矛盾等等,不过是基督教内部的一点小水花,这种矛盾并不影响整个基督教的命脉,仅仅是影响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修道院的经营,这不算是主要矛盾。而特蕾莎的“善举”一定程度上相比较这种矛盾,绝对是得到大于付出的。
试想一下,如果特蕾莎在拯救别人的时候,教会印度当地人学习语言,学习卫生常识,学习科学先进知识,学习更多的生存技能等等,那么诺贝尔和平奖还会青睐她吗,华府还会认可她吗?梵蒂冈甚至整个西方世界怕是要全球封杀她吧。因此,特蕾莎的行为从个人角度而言,没什么问题,但是选择了不同的角度,自然看不出来这种行为的优秀之处。好评,自然给不了。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