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冯小刚人送外号“小钢炮”,见人就怼、不爽就骂。那怎么样才能让冯导低头呢?资本对赌。
5月2号据媒体报道,冯小刚在与华谊兄弟对赌时,因旗下公司净利润为552.38万元,没有达到预先估计的1.749亿业绩,因此输掉2.35亿,并需将这部分钱款付给华谊兄弟。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输”了。
早在2018年,冯小刚与资本对赌时就因未能达到当初承诺的1.32亿元,故需要赔付对方0.67亿元。
虽然赔付数额多,可是2015年冯小刚就获得10.05亿的并购款,除去在这五年对赌失败赔付的2.35亿,他却仍多赚8亿多。
在这几年里除了《芳华》没赔钱,其他电影均低于预期。《只有云知道》上映4天才缓缓过“一亿”。
比之曾经,差之千里。
去年12月25号,冯小刚在微博中写道:
“曾几何时,时光倒流回到2004年。那一年《天下无贼》在贺岁档上映,那是我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一路上发行的人不断传来捷报,大家彻夜在金港线上狂欢,今夜回想起来那是何等的豪情!如今看着团队搞出的这个一亿的大红海报,不禁感慨,英雄老矣!”
在小作文的最后,冯导再也没有了曾经的霸气,他不但罕见的向观众道歉,还亲自感慨道,“您花了钱,骂几句、出出气也都是应该的。”
这在当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想当初2013年,针对豆瓣用户打分低的问题,冯导当着一众主创的面直接就问候人家,称其为“大尾巴狼”。
2016年,因《我不是潘金莲》排片量的问题,冯导直接在微博上艾特王健林,并写了个小长文。虽然事后又被王思聪怼了回去,但看那架势根本就不是等闲之辈。
《私人定制》上映后,针对观众看不懂一事,他是这么回答的:
“《私人定制》有三个故事组成:第一个说的是土壤,是《一九四二》的现代版,说的还是人民性,如出一辙;第二个故事是嘲笑,但嘲笑的不是俗……观众热衷爆米花喜剧我理解,但我无心伺候。”
除了怼观众怼资方,人家对小鲜肉也毫不留情:
“我给各位经纪人提个醒,如果你为了向电影导演推荐演员,最好是拍自然本身朴素的生活照,我们不需要看修过图的照片,真正爱电影爱他角色的导演没人愿意看修过的脸,他们会很反感……电影需要的是专业的脚踏实地的有修养的表演者。”
可这些年冯导究竟怎么了?不是票房惨淡就是靠拍广告捞金,没了霸气也没了嚣张,曾经的小钢炮怎么变成了一门“哑炮”?
一切还得从“那些年”说起。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皇城根脚下的普通小孩,冯小刚的人生离不开“巴结”二字,当然,这是褒义的。
在《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他写道自己的母亲曾是印刷厂的一名医生,后拖家带口的四处奔波过活,日子过得很是艰辛。
为了让自己活得有尊严,也为了让日子更好过,冯小刚结识了不少大院子弟,并和其成为所谓的“好兄弟”。
事实证明这一举动是对的。
王朔等人事业腾飞后带着他捞了不少金,本是美术生出身的冯导,一点点摸到了电影的脉搏,并成功爬到今天这个位置。
“孩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妈的罪就没有白受。”
《甲方乙方》、《非诚勿扰》,一部部电影的大热让冯小刚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大导演,在当年那个电影行业并不完善的时代,他的冯氏幽默很受欢迎。
但这世界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电影行业的完善以及人才辈出,新锐导演逐渐脱颖而出,谁的作品硬、谁的质量高,谁就能拔得头筹。
按资排辈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因此你会看到:即便是打着青春怀旧口号的《只有芸知道》票房也依旧低到没眼看。冯导又如何,大明星又怎样?只要没触及到观众那根弦,照样不买单!
市场是最大的王。
在资本面前,冯小刚即便再趾高气昂,也不得不低下他那颗头颅。
因为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然过去,新人在路上,旧人便只能被拍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