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说最火的综艺,没有人能盖过《演员请就位2》了吧?
每周一更新,马上就霸屏热搜,每一期都是20个热搜打底。
这不,第4期播出后,一天内又是一波小高潮,热搜总阅读量达到了35.6亿。
可以看得出来,节目组为了达成KPI有多用力。
但是力用得过了,吃相可就不好看了。
在第4期众多话题中,热度最高的,就属#唐一菲退赛#了。
节目的第2轮选人中,B级的唐一菲没有角色可选,被迫进入了《回家的诱惑》组出演“小三”艾丽。
她内心抗拒这个角色,认为她“太渣了”,不情不愿地进了组。
结果第二天,就果断退赛了。
不明所以的观众可能会认为,演员诠释角色是应有的专业素养。
但是,了解其中的弯弯绕绕,就知道这件事有多膈应人了。
曾经唐一菲也是演艺圈的大势小花,凭借新版《红楼梦》中鲜艳妩媚的秦可卿,获得了巨大的关注。
前途一片大好时,却和凌潇肃一起陷入了“小三”风波。
凌潇肃离婚时,她的微博1分钟就涌进20000条辱骂的评论,骂得她退出微博。
以至于她自称是“第一代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网络暴力的源头”。
多年以后,唐一菲究竟是否插足凌潇肃的婚姻,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罗生门。
只是刺在唐一菲心头的伤在慢慢愈合,但痛恐怕永生难忘。
众所周知,凌潇肃在《回家的诱惑》中,演的是厚颜无耻地出轨女主闺蜜的大渣男洪世贤。
现在又让唐一菲来演“小三”艾丽?
这是在内涵谁呢……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把节目的热度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无论唐一菲退不退赛,看点有了,噱头也有了,流量就更加不愁了。
不过观众的眼力见明显超出了制作组的预期。
节目播出后,选择唐一菲演艾丽的黄奕,受到了一小部分的攻击。
但更多的吃瓜群众更为清醒,发现了在节目规则的设置下,黄奕根本没有别人可选,因而把矛头对准了节目组。
然而,节目组会因为网络上的批评声,就原地改正吗?
不会。
在他们的眼里,“黑红也是红”。
只要是流量,就是关注度,不管好的坏的,达成KPI才是第一要义。
从第1期开始,节目组的“骚操作”就没有断过。
张月出场坐到了S级,节目组把唐一菲气势汹汹的后采接到了后面。
“她运气就是那么好”、“就是命好”……
前面唐一菲也有夸赞张月的部分,却被节目组“一剪没”。
这还不够,还要马苏上场拿到B级时,她说的“我生气”,也接到张月的后面。
两个柠檬精附体的中年女演员,跃然纸上。
节目组为了制造看点,真是用心良苦。
邀请的几个导演,也和节目组心有灵犀。
导演们怼烂演员,获得观众一片叫好,看起来挺“真实”。
然而在他们做实事的时候,却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虚假”。
如果说一个人演技很尴尬,那么他至少还有演技。
而何昶希张逸杰合作的一段《陈情令》,展示了什么叫做毫无演技。
结果郭敬明力排众议,给甚至都不如张逸杰的何昶希,发了一张珍贵的S卡。
《无极》组三个演员中,曹骏在另外两位发挥不足的情况下,表演依然很有张力。
结果表演后收到赞扬最多的曹骏,却惨遭淘汰,没有一个导演选择他。
节目组比任何人都清楚,大众情绪,不管是喜爱,还是愤怒和同情,都将转化为流量。
没有怎么办?
那就自己创造。
于是就有了恶意剪辑、撕逼剧本、低位逆袭剧本……
争议和矛盾,归根结度只不过是节目组博人眼球的工具而已。
同为今年的综艺,《演员请就位》和《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爆火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样有与众不同的立意,《演员》打破市场评级,给有演技和实力的人真正的话语权。
一样大胆敢说,几位导演犀利、反矫情的点评,简直是人间真实。
真正让它出圈的,绝不是那些鸡零狗碎的噱头。
说到综艺,日本综艺是绕不开的。
日本综艺起步最早,可以说是亚洲综艺的鼻祖,许多综艺的形式、创意,都来自日本。
但……他们同时也是“造假”的鼻祖。
剪辑,可能是最常见的造假手段了。
日本富士电视台曾经有一档节目,叫做《矛盾大对决(ほこ×たて)》。
这是一档交战型节目,许多无厘头的搞笑对决曾经创造了收视记录:
无所不破的钻孔机,对上最硬金属;脸部辨识系统,对上难以分辨的双胞胎;最强吸力车,对上超级吸盘……
结果在2013年的一期节目中,他们通过剪辑和修改比赛规则,使原本输了的那组嘉宾赢了比赛。
查明后节目理所应当被叫停,而观众也见识到了剪辑“颠倒黑白”的力量。
许多野外节目,都会采用假道具。
前段时间,《极限挑战》中的刘宇宁就摊上事情了。
跋山涉水登上雪山后,一行人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了天山雪莲,却被网友指认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这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最终刘宇宁不得不在道歉中承认,节目中历经“千辛万苦”,“机缘巧合”找到的雪莲花,只是道具……
其实这一招,日本综艺早就用过了,而且更离谱。
《疯狂的旅行(クレイジージャーニー)》,是一档拍摄不同职业素人或者明星旅程的节目。
从名字中的“疯狂”就可以看出来,这档节目主旨就是野外和探险。
结果去年8月的一期寻找珍稀爬虫类生物中,四种生物都是节目组提前准备好的。
因为店家的告发,节目被彻底停播。
至于“综艺剧本”,就更不必说了。
综艺《双层公寓(テラスハウス)》中,6位不同职业背景的年轻人,住在同一屋檐下。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碰撞和火花。
在女拳击手木村花和其中一个男嘉宾发生摩擦的时候,在节目组的剧本授意下发生了肢体冲突。
这么戏剧性的剧情,节目效果自然是爆炸,果不其然上了热搜。
节目组和他们背后的资本赚得盆满钵满,而木村花却不得不面对网络上无底洞一般的谩骂。
最终,花一般的女孩选择了自杀。
造成恶劣影响的节目组自然也被叫停,日本甚至因此立法“网络实名制”。
许多节目都有收视压力,想要增加节目可看性。
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每个观众也都喜欢看有趣的节目。
相比于花心思做节目的创新,争议、话题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转化为流量。
而流量,意味着收益。
所以不管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是《演员的诞生》这样抓住了好立意的节目,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流量至上。
归根结底,不过是被资本推着往前走罢了。
节目中赵薇和尔冬升对陈宥维的劝告是,“不要被粉丝左右。”
而做节目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要被流量裹挟。
这样的争议性内容观众早已经看厌了、看透了。
观众看得综艺越多,见识面越广,也就更加不像以前那样好糊弄了。
黑红不是红,只会积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