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夜晚,历史巨制《大秦帝国》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国之天下》(播出时更名为《大秦赋》)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正式首播,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最终章,该剧从第一部播出至今,已整整暌违十一年之久,经过前三部这么长时间的铺垫,该剧迎来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的传奇故事的开幕,同时也让翘首以盼的观众为之激动不已。
不过,长足的期待对于观众来说,却不一定算得上是好事,譬如这部《大秦赋》,虽然在前两集中,就包括了嬴政、嬴异人、吕不韦、华阳夫人、赵姬、嫪毐等一系列重要人物相继登场,但在拢共才短短90分钟时间里,却包括了“邯郸围城”、“异人出逃”、“咸阳争储”三大名场面,这样一来,铺垫不足的情况下出场人物越多,就越容易把控不住节奏,或许这能抓住普通观众的眼球,但剧情碎片化带来的结果,显然促使本作的质量等各方面都会远远逊色于前作。
此外,《大秦赋》以邯郸之战为契机,讲述了秦始皇嬴政从出生到统一六国,四十余年的战国风云故事,按理说,这一部无论是从背景还是角度来看,画面显然都应该远比前三部要显得更具历史意义和厚重感,但从《大秦赋》目前表现出来的视觉刻画角度来看,画面色彩比较前三部明显过于提亮,加之颜色各种大红大紫,很容易影响观感,若前三部算是正统历史剧集的话,这部看起来显然要更贴近现代都市的画面水准。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观今年年初喻恩泰饰演的历史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就不拿多年前的几部大秦的色彩做对比,用同一时期的历史影片做对比。)虽然仅仅只是7集的纪录片,但观感明显没有这种情况出现,相比起来也更能凸显出历史剧集的厚重感。
色彩的问题具体也表现在人物细节上,尤其在赵姬的脸部上,这种光源打的太集中,一个在战乱中的女子脸部特别光滑,没有泥土等暗沉色彩,与之对比的,幼年嬴政的服装就尽是泥土,脸上也全是灰尘,相比起来就显得太过于突兀,简而言之,镜头此举或许也是为了表现出角色的特殊性而过分的描绘了人物的外形,却从根本意义上忽略了人物形态的刻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鲁一在此作中出演嬴政一角,本应是演技最受考验的演员,但在第一集短短数分钟的出场时间里,甚至连正脸都没有见到,却遭遇到了观众的集体吐槽,无数观众都觉得“张鲁一真的不适合始皇帝,还是去挑战一下赵高吧,资本偏爱丑人真的没救了”“张鲁一这个嬴政我真不行,太拉胯了”,看来,对于这位千古帝王的形象,张鲁一还是不够让观众认可啊。
而在剧情进展方面,《大秦赋》也有明显的设计短板,比如在第三集的多国谈判中,大堂里各国来使的激烈相争,本应是点睛之笔,却因为太过于混乱而显得有点菜市场讨价还价的意味,这相比较前作《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当时张仪出使谈判的时候,就没有一点点胜利方的强硬姿态,反而是那种你来我往的角逐,这样的方式显然也更能显现语言的魅力和谈话的艺术。
当然,历史剧也并非一定要通过拽文提字来增加深度,同样是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当时的秦使在谈判时,那颐指气使的嚣张气焰,分明就是“河西之地尽归我秦国所有,魏国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没有任何文绉绉的言语,可这又是何等的自然与霸气?
另外在拍摄角度上,《大秦赋》在人物拍摄方面采用了大量的特写,慢镜头和摇镜头太多,缺少了历史艺术刻画的感觉,而相对于开局的战争场景,这一部的战争场景刻画也显然不如《大秦帝国之纵横》的战争场景宏大,没有那种战争间生死交错的肃穆感。
而且,《大秦赋》在细节上的处理也不够严谨,与历史出现了明显的偏差,比如攻城用的投石车、追杀异人用的绊马索,以及兵器的处理等都是漏洞百出,比如第一集的战争场面中,秦赵两国交兵的时候明显出现了绊马索这种铁器锁链,包括之后公子傒命人追杀吕不韦的时候,后者在下车的那一瞬间,也明显能看到车门前的铁柱。
我们要知道,嬴异人所处的战国时代,虽然出现了铁器,但因为当时铁器锻造不成熟,无法投入量产,因此,众多的战争也还是以青铜为主,可就是这样的背景下,这些明显的漏洞却依然存在,显然太过于糊弄观众。
其次,《大秦赋》在马匹上的选用也压根看不出来这是战马,反而觉得是那种娇小没有视觉冲击的座骑,这在过去几部大秦系列的剧集中,就商鞅和魏国公子打仗的场景,明显不如士兵整齐划一而显示出来战争场景的厚重。
最后在秦国服装上,小编也是不得不说一句,自古以来都采用五行之说,即金木水火土五德,而秦国在史料中记载一直是采用的黑色主体的甲胄和旗帜,但这部剧中的其他大臣和士兵穿戴却是红色,显然的货不对版。
总体来说,《大秦赋》作为历史电视剧,在细节方面还是有明显的不足,特别对于看过纵横,列变,崛起的三部前作的受众来说,更显得这部剧缺乏一些专业的水准,但同样,对于新观众来说,《大秦赋》可能也算是不一样的体验吧。